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夏虫语冰的意思、夏虫语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夏虫语冰的解释

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篤於时也。” 清 王韬 《六合将混为一》:“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鷄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李善 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 张铣 注:“夏虫不知冬有寒冰,亦犹小智不识高道,故笑之。” 宋 梅尧臣 《中伏日永叔遗冰》诗:“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夏虫语冰”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庄子·秋水》,用于比喻人因见识短浅或受限于自身经历,无法理解超出认知范围的事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原文


三、用法与例句


四、衍生含义

  1. 认知局限:强调人的知识受制于生存环境和时间阅历,如未经历寒冬的夏虫无法想象冰雪的存在。
  2. 批判主观臆断:讽刺以狭隘经验妄议未知事物的行为。

五、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庄子》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夏虫语冰

夏虫语冰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在错误的时间或场合下发表言论的无效性和不被重视。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夏虫语冰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夊和虫,笔画为12画。

来源

夏虫语冰一词出自《论语》,原文为“子曰:夏虫,不可语冰。”这是指虽然夏天的小虫子在冰上发出声音,却不会被冰听到,以此比喻言论没有效果,无法引起重视。

繁体

夏虫语冰的繁体字为「夏蟲語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夏虫语冰的写法为「夏蟲言冰」。

例句

他在公司开会时的发言就像夏虫语冰一样,完全被忽视。

组词

夏天、虫子、语言、冰冷、发言

近义词

言不及义、无病呻吟、充数

反义词

言之凿凿、一针见血、及时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