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经履的意思、经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经履的解释

犹经历。《后汉书·应奉传》:“ 奉 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魏书·郭祚传》:“ 祚 达於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虽使百金之子,犹惮经履其途;况以万乘之君,而堪巡幸其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履"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字的本义及结合后的引申义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意思:

  1. 经历;经过(动词)

    • 字义解析:
      • 经(經): 本义指织布时的纵线(与“纬”横线相对),引申为“经过”“经历”“治理”。《说文解字》:“经,织从(纵)丝也。”段玉裁注:“织之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故凡经过、经营、经纪、经纶,皆经之引申。”
      • 履: 本义是“踩踏”“行走”,引申为“经历”“实践”。《说文解字》:“履,足所依也。”段玉裁注:“引申之训践,…又引申之训禄。” 在“经历”意义上,“履”与“经”义近。
    • 复合义: “经”与“履”在表示“经历”“经过”这个意义上同义复用,强调亲身走过、经历过某事或某地。指涉具体的行为过程或人生阅历。
    • 典籍例证:
      • 《后汉书·郑玄传》:“(郑玄)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经履 洙泗,过存马郑。” 此处“经履洙泗”指郑玄亲身游历、访学于孔子讲学的洙水、泗水流域(代指儒学圣地)。
      • 《宋书·谢灵运传》:“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经履 山水,无处不至。” 指谢灵运亲身游历山水。
  2. 实践;实行(动词)

    • 字义解析: 此义项更侧重于“履”的“践行”“实行”之义。“经”在此可能带有“治理”“经营”或“遵循(某种规范)”的意味,与“履”结合,强调将某种理念、规范或计划付诸实际行动。
    • 复合义: 指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某种道理、职责或计划。
    • 典籍例证:
      • 此义项虽不如“经历”义项常见,但在古文中亦有体现。例如,可理解为遵循并实践某种礼法或职责。《礼记·表记》:“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此处“履”即实践之意,虽非直接使用“经履”,但“履”的实践义是“经履”此义项的基础)。
      • 后世文献或注疏中,在解释相关概念时,会用到“经履”来强调实践层面。如谈论官员需“经履民事”,意指需要实际处理、管理民间事务。

“经履”一词的核心含义在于强调亲身性和过程性。其主要指:

该词多见于古代史书、传记或议论性文章中,用以描述人物的行迹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属于较为文雅的书面用语。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经履”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经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经履”指个人所经历的事件或过程,强调时间维度上的体验积累。该词由“经”(经过)和“履”(行走)两个动词组合而成,通过双重动作强调对人生历程的完整覆盖。

二、词源考据

  1. 古籍用例

    • 《后汉书·应奉传》记载:“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描述应奉自幼至长的完整经历。
    • 《魏书·郭祚传》称其“达於政事,凡所经履,咸为称职”,突显仕途经历与能力的关联。
  2. 单字溯源
    “履”在甲骨文中为鞋履象形字(见汉典),本义为“行走”,引申为“经历”,如《礼记》中“履端于始”即强调实践过程。

三、语义关联

该词与“履历”存在同源关系,均源于“履”的行走意象。但“经履”更侧重主观体验的完整性,而“履历”多指向客观记录(如现代简历)。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直接使用“经履”,但在文言色彩浓厚的语境中仍可见其踪迹,常用于强调个人成长或历史事件的完整过程。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后汉书》《魏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把鲊兵藏武库,马入华山采齐嶒崭豺鼠子澄怀澄襟成天价趁先赤脚婢绸缎蹈抵斗而铸锥独头政治副末根菜壶酒公中骨痨棍棍胡打海摔互明火徼健节假女交岔绞纷交哄捷便惊怖九薮鞙佩隽彦亢奋荦荦大端闷乱木寓马狞猛判涣披草千官敲削碁布星罗清若空清音幽韵庆悦亲痛仇快劝降羣飞十八滩石湖仙手胼足胝双南金司啬退居玮奇位业纤经贤哲细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