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ll boat;skiff]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别金門知己》
小船。《史記·貨殖列傳》:“ 範蠡 既雪 會稽 之恥,乃喟然而歎曰:‘ 計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 唐 王昌齡 《盧溪主人》詩:“ 武陵 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宋 蘇轼 《前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俺們一葉扁舟桃源路,這才是江湖滿地,幾個漁翁。” 劉大白 《秋之淚·西湖秋泛(二)》詩:“葉葉扁舟葉葉篷,掩映著一葉葉的斜陽,搖曳著一葉葉的西風。”
編列衆舟為一舟。猶方舟、維舟。 漢 徐幹 《中論·修本》:“乘扁舟而濟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動者,其業也美。”參閱 清 俞樾 《曲園雜纂·讀<中論>》。
“扁舟”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基本釋義、詳細解析及文學意象三個方面綜合闡述:
“扁舟”以小船為核心含義,承載着漢語中對簡樸、漂泊、精神自由的多元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蘇轼文集》等古籍。
《扁舟》是一個指代一種平底的小船的詞語。
《扁舟》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舟”和“千”。其中,“舟”部的拆分部首是“舛”,“千”部的拆分部首是“蔔”。扁舟總共有9個筆畫。
《扁舟》是古代漢語詞彙,源自中國古代的航海和水運活動。扁舟一詞最早見于《詩經》中的《邶風·扁舟》和《衛風·有狐》兩篇篇章。
《扁舟》的繁體字為「扁舟」。
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扁舟》的寫法相對簡單,沒有太多變體。
1. 他駕駛着扁舟在湖面上嬉戲。
2. 漁夫們乘坐扁舟出海捕魚。
1. 扁舟蕩楫:指扁舟在水中劃槳前進。
2. 扁舟行歌:指在扁舟上行船時的歌唱。
1. 平底船
2. 小舢闆
1. 大船
2. 巨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