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乏军兴的意思、乏军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乏军兴的解释

古代违反军律的一种罪名。耽误军事行动或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叫“乏军兴”。官府徵集物资叫“兴”。《汉书·赵广汉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黄霸传》:“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乏军兴"是中国古代军事法律术语,指因延误或妨碍军事行动而构成的罪名。该词由"乏"(耽误、缺失)、"军"(军队)、"兴"(征发、行动)三字构成,最早见于汉代律令体系,后在《唐律疏议》中得到系统化规范。

从法律内涵分析,该罪包含两种情形:

  1. 物资延误:未按时完成军需物资的征集、运输,例如《唐律疏议·擅兴律》规定"乏军兴者斩"(来源:《唐律疏议》卷十六)
  2. 行动阻碍:故意破坏军事行动实施,如《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多位列侯因"乏军兴"被削爵(来源:《汉语大词典》军事制度条目)

其量刑标准异常严苛,唐代法律规定无论故意或过失均处斩刑,至明清时期改为杖一百、徒三年的相对轻刑。这种变化反映古代军事法律从"重典治军"到"罪责区分"的演变过程(来源:《中国军事法制史》第三章)。

注:本文核心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唐律疏议》等权威典籍,历史案例参照《汉书》等正史记载。因古籍原文无网络公开链接,建议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获取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乏军兴”是中国古代军事法律中的一项罪名,主要指在军事行动或物资征调过程中因延误、短缺而贻误战机的行为。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该罪名由“乏”(缺乏)、“军”(军队)、“兴”(征调物资)三字构成,特指在战时未能按时完成军需物资征集或调拨,导致军事行动受阻的情况。官府征调物资称为“兴”,若无法完成征调任务即构成“乏军兴”。

二、法律背景

  1. 刑罚严苛:根据《唐律疏议》记载,此罪属于“国之大事”范畴,违者可处死刑。《后汉书·章帝纪》注更明确:“军兴而致缺乏,当死刑也”。
  2. 适用范围:包括兵马调发延误、军械供应不足,甚至使者未及时传达军令等行为。

三、历史演变

唐代将“乏军兴”与“乏兴”列为同义词,均指贻误军机罪。汉代已有相关记载,说明此罪名贯穿多个朝代,是古代军事法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现代关联

此概念反映了古代军事制度中对后勤保障的极端重视,可与现代刑法中“战时违抗命令罪”或“贻误战机罪”类比,但古代刑罚更为严酷。

注:需注意与成语“乏兴”(指缺乏兴致)区分,后者属于日常用语,与军事法律术语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叭哒百舌抱恨黄泉悲旦裨裨嬖御不待蓍龟卜肆唱陈儳和触痛丛棘代舍雕辒斗笑儿杜德机杜绝后患二铢钱阿意取容贩交买名赅博公粮狗奴花不愣登歡头灰心丧意火壶卢家牒嘉好交缚酒话遽切恐耸詟栗羸乏连拱坝吝爱龙牓满盛慢帐霿淆頩颊谴悟请启攘除荣赉柔佞弱毫射手视若儿戏贪润特肩涕泗流涟同床讬避无影无踪相待仙曲小毖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