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军兴的意思、乏军兴的详细解释
乏军兴的解释
古代违反军律的一种罪名。耽误军事行动或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叫“乏军兴”。官府徵集物资叫“兴”。《汉书·赵广汉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黄霸传》:“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词语分解
- 乏的解释 乏 á 缺少:乏味。贫乏。不乏其人。 疲倦:乏困。乏累。疲乏。 无能,无用:乏气。乏煤。 累 笔画数:; 部首:丿; 笔顺编号:
- 军兴的解释 .谓征集财物以供军用。《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 汉 郑玄 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指战时的法令制度。《汉书·雋不疑传》:“﹝ 暴胜之 ﹞以军兴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 颜师
网络扩展解释
“乏军兴”是中国古代军事法律中的一项罪名,主要指在军事行动或物资征调过程中因延误、短缺而贻误战机的行为。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该罪名由“乏”(缺乏)、“军”(军队)、“兴”(征调物资)三字构成,特指在战时未能按时完成军需物资征集或调拨,导致军事行动受阻的情况。官府征调物资称为“兴”,若无法完成征调任务即构成“乏军兴”。
二、法律背景
- 刑罚严苛:根据《唐律疏议》记载,此罪属于“国之大事”范畴,违者可处死刑。《后汉书·章帝纪》注更明确:“军兴而致缺乏,当死刑也”。
- 适用范围:包括兵马调发延误、军械供应不足,甚至使者未及时传达军令等行为。
三、历史演变
唐代将“乏军兴”与“乏兴”列为同义词,均指贻误军机罪。汉代已有相关记载,说明此罪名贯穿多个朝代,是古代军事法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现代关联
此概念反映了古代军事制度中对后勤保障的极端重视,可与现代刑法中“战时违抗命令罪”或“贻误战机罪”类比,但古代刑罚更为严酷。
注:需注意与成语“乏兴”(指缺乏兴致)区分,后者属于日常用语,与军事法律术语无关。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乏军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意为“乏劲、衰弱、缺乏活力”。形容一个军队或者个人在士气、战斗力等方面都变得虚弱不振。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乏军兴》的拆分部首是“乙”的右边部首,叫做“冖”,表示军队;而“兴”的拆分部首是“八”,表示七个人在一起,叫做“勿头”。
这个词的共有10个笔画,属于较多的字形结构。
来源和繁体:
《乏军兴》是现代汉语词汇,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和历史典籍,主要用于描述军队或个人在战场上的丧失活力和士气的低迷。
繁体字“乏軍興”与简体字的写法相似,只是将“军”字的部首“冖”换成了“軍”的旁边部首“車”。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来写《乏军兴》,即“乏軍興”。这种写法是由繁体字演化而来,字形更加繁复。
例句:
1. 这支部队长期战斗,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已经出现了乏军兴的迹象。
组词:
乏力、兴高采烈、军阀、士气低落
近义词:
气馁、无精打采、消沉、颓废
反义词:
旺盛、充沛、旺旺盛盛、百战百胜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