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中部。旧名暹罗。面积5140万平方千米。人口6040万(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余为山地和低缓高原。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工业为主,有采矿、炼油、纺织等部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旅游业发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泰国汉语 快速查询。
泰国(Thailand)的汉语词典释义与国名解析
一、词源与字义
“泰国”在汉语中由“泰”与“国”组合而成。“泰”本义为安宁、宽裕,如《说文解字》释为“泰,滑也,从廾水,大声”,后引申为安定、祥和之意(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国”指代国家。因此,“泰国”字面可理解为“安宁之国”,契合该国文化中追求和平与佛教精神的特点(来源: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
二、国名历史与演变
泰国旧称“暹罗”(Siam),1939年更名为“泰国”(Thailand),泰语为“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意为“自由之地”。这一名称反映了该国历史上未被殖民的独立地位(来源:泰国国家旅游局官网)。1945年曾短暂恢复“暹罗”旧称,1949年再次定为“泰国”并沿用至今。
三、文化象征与别称
因民众普遍信仰佛教且民风温和,泰国亦被称为“微笑之国”或“黄袍佛国”(来源:泰国文化部官方网站)。其国名中的“泰”字在汉语文化中进一步强化了安宁、包容的意象,与中国古籍《周易》中“泰卦”象征的“天地交而万物通”理念相呼应(来源:《汉语大词典》)。
四、地理与政治含义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为曼谷,官方语言为泰语,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其国名中的“泰”亦被解读为对主体民族“泰族”的指代,凸显民族认同(来源:中国外交部国家概况数据库)。
参考资料
(注:部分文献为纸质出版物,无直接链接,引用时请标注规范来源。)
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全称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
“泰国”在泰语中意为“自由之地”(Prathet Thai),源自其未被殖民的历史。旧称“暹罗”于1949年废止,改为现名以强调民族主体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节日、旅游等信息,可参考来源、12等)
拌磕不打价儿餈团寸斩打千儿等头儿大不由爷泛话翻建返青封绵蜂气膏油供职勾神惯量过位行政区划猴拳淮王术换朝回穴活校虎啸风生嘉叹金丝猴镌心铭骨卷叶揆日困坷雷奔连恋脸上流徙每牛祢鹗穆肃亩制畔戾瞥然樵担秦二代青龙偃月刀情绪清瑶入褚商讨生公沈深事不宜迟狮子花私情往程温宫物帛武达详看贤匹崄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