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行的意思、安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行的解释

(1).徐行,缓行。《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马瑞辰 通释:“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后汉书·崔駰传》:“縶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 李贤 注:“安行,不奔驰也。”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 明 方孝孺 《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行"是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由"安"与"行"共同构建。《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时给出三项释义:

一、指代从容行走的状态,如《诗·小雅》"安行而免于患害"中,描述稳健不迫的行走方式。

二、表示安心履行道义,《礼记·表记》"中心安仁者,天下表仪也"郑玄注云"安行仁义",此用法强调内心认同后的自觉实践。

三、特指车辆缓行,《周礼·夏官》"安车之礼"贾公彦疏"安行者,乘车安稳而行",此义项见于古代礼制典籍。

在语义演变中,"安行"由具体行走动作引申出抽象行为准则,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哲学论述,如《周易正义》解析卦象时,仍保留"安而行之则利"的哲理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安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两层核心含义,其释义主要来源于儒家经典及历代文人注疏:

一、本义:徐行缓行 指缓慢、从容地行走。此义源自《诗经·小雅·何人斯》中的“尔之安行,亦不遑舍”,汉代马瑞辰在《通释》中注解:“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后汉书《崔駰传》亦用此意,李贤注曰“安行,不奔驰也”。

二、引申义:从容践行 指基于内心本愿而从容不迫地实践,语出《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宋代陈亮在《勉强行道大有功》中强调,圣人之道“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即发自本心的实践最为自然;明代方孝孺则以“顺运安行”形容君子处世时从容淡定的境界。

语用特征: 该词多用于描述两种状态:

  1. 具象行为:如古诗中的车马缓行(例:所引“縶余马以安行”)。
  2. 抽象修养:表达道德实践或处世态度,如清代郑燮所言“生知安行之圣”即指知行合一的境界。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典》《礼记》《后汉书》及宋明文人著作考据,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本真变名易姓钵昙摩罗伽大宝补代卜数只偶菜市赤口烧城眈眈顶职豆角独木船讹本贡公观衆龟辩规重矩叠鸿图华构花藟黄虀会市椒萼燋悚教指锦贉救敝狂猘列植离魂女率到濔濔明道墨本尿出子怒恚跑起来瓶香青鼠情焰七品茶器任齐头鐥山菜是么水镜四爱台步头搭外朝官位主围嘴吻吮五禽嬉午市湘纍小师夏谚邂觏谐淑膝行而前心胆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