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规,教令。《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晋书·殷仲堪传》:“领 晋陵 太守,居郡禁产子不举,久丧不葬,録父母以质亡叛者,所下条教甚有义理。” 唐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条教关天道,歌謡入圣聪。”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处则为佔毕絃诵,而出则为条教号令。”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群之部勒条教愈分明者,则其族愈强,而其种之传愈远。”
“条教”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多层面的含义:
指法规、教令,即用于指导或规范行为的条例和教化内容。该词由“条”(方法、规则)和“教”(指导、教育)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明确的条文进行教导或管理。
字义解析
历史用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汉书》《晋书》等文献。
《条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意思是指以条理和规范为基础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分解和整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条教》强调逐条讲解、逐条批注,通过清晰的条理和明确的规范来传授知识。
《条教》的拆分部首是“⺊”(犬字旁)和“攵”(攴字旁),共有13画。
《条教》这个词的源自于古代汉语中的“條”和“教”,表示规则和教导的意思。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條教”。
在古代汉字中,词语《条教》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使用的汉字形状与现代写法大体相同,在略微有些书写上的差异。
1. 那位老师上课时总是按照《条教》的方法讲解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这本教材采用了《条教》的方式,将复杂的内容条分缕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1. 条理(tiáo lǐ):指事物或观念阐述的层次、逻辑顺序。
2. 规范(guī fàn):遵守标准或准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3. 教育(jiào yù):培养和引导人们的知识、思维、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条理、系统
混乱、杂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