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小祥的意思、小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小祥的解释

(1).古时父母丧后周年的祭名。祭后可稍改善生活及解除丧服的一部分。《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 郑玄 注:“小祥,祭名。祥,吉也。”朞,周年。《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於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

(2).用于称一般死者的周年祭。 唐 鲍溶 《过薛舍人旧隐》诗:“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 刘大娘子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过日。父亲 王老员外 劝他转身。大娘子説道:‘不要説起三年之久,也须到小祥之后。’”

(3).古时皇帝、皇太后、皇后等死后十二日举行小祥祭。自 汉文帝 遗诏减丧服期,以后皇室之丧,常以日易月(一天代替一月)。 宋 朝皇室又按旧制行丧,要举行两次小祥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群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参见“ 大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小祥"是中国古代丧礼制度中的重要概念,特指父母去世后一周年举行的祭祀仪式。以下从汉语词典及文化礼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基本释义

小祥(xiǎo xiáng)

指父母丧后周年的祭礼,是古代"五服"丧制中"期服"(一年丧期)的节点性仪式。

核心特征:


二、文化内涵与文献依据

  1. 《仪礼·士虞礼》

    记载"期而小祥",明确周年祭的礼仪程序,包括更服、献祭等环节。

  2. 《礼记·间传》

    解释"小祥"的礼制意义:"居丧三制——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期而小祥,食菜果。" 说明此时丧者饮食可稍加改善。

  3. 《朱子家礼》

    细化宋代以后"小祥"的实践流程,如设酒馔、告灵位等,体现礼仪的延续性。


三、与"大祥"的区别

仪式 时间 礼制变化 情感阶段
小祥 去世一周年 除首绖、腰绖,改练冠 哀痛稍减
大祥 去世两周年 脱丧服,改穿吉服 基本结束丧期

四、现代语义延伸

在当代汉语中,"小祥"一词仍用于描述周年祭奠,常见于传统文化研究、历史文献及部分地区民俗活动,如:

"闽南家族保留古礼,于先人小祥日聚族祭扫。"(《中国民俗志·福建卷》)


参考资料:

  1. 《仪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朱熹《朱子家礼》(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小祥"词条
  5. 民俗学论文《传统丧祭礼的当代实践》(《文化遗产》期刊)

网络扩展解释

“小祥”是古代中国丧祭礼仪中的重要概念,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父母丧后的周年祭
    指父母去世满一周年时举行的祭祀仪式。此时可稍改善生活条件(如恢复食用蔬菜水果)并解除部分丧服。这一仪式最早见于《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郑玄注:“小祥,祭名。祥,吉也。”。

  2. 一般死者的周年祭
    后扩展至普通人的周年祭祀,如唐代鲍溶诗《过薛舍人旧隐》提到“小祥初”,《京本通俗小说》中也有“小祥之后”的表述。

  3. 皇室成员的丧祭
    皇帝、皇太后、皇后等去世后,十二日即行小祥祭。源于汉文帝遗诏“以日易月”(1天代替1个月丧期),但宋朝恢复旧制,需实际服丧满一年并举行两次小祥祭。

二、延伸背景

三、其他关联

“小祥”主要承载古代丧礼的时间节点与仪式功能,兼具礼制规范与社会文化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避弟别囿秉烛参伐差率抄撮雠寇蹈古捣遒典定坻頽动兵封行歌唱家隔断攻摘槼橅合厝徽猛灰炭火备艰险勦民径绝记问考工记魁秀苦口师昆山之玉老鲫溜两江联骞礼中乱作胡为辘轳劫履武面型暝钟捏合蹑踪旁求博考弃羣臣鳅鱽扇和生育率身下失鹿恕己撕罗松形鹤骨炭精天宛铁扒讬赏违伐彣彣彧彧卧底无旧掀天动地翖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