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稻人的意思、稻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稻人的解释

古官名,掌治田种稻之事。《周礼·地官·稻人》:“稻人,掌稼下地。” 贾公彦 疏:“以下田种稻麦,故云稼下地。” 孙诒让 正义:“《曲礼》説,天子六府,四曰司草。司草, 郑 彼注以为 殷 制,司草於 周 为稻人。云胥十人,徒百人者, 贾 疏云胥徒多者以其并遣营种稻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稻人是古代中国农事活动中专司水稻田间管理的职官称谓,其职责涵盖农田水利与祭祀仪礼,属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角色。以下从语义、职能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稻人”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原文载:“稻人掌稼下地。”东汉郑玄注:“以水泽之地种谷也。”其中“稻”指水稻作物,“人”为职官后缀,合称即指掌管低湿田地水稻种植的官吏。

二、核心职能

  1. 水利调控

    据《周礼》记载,稻人需“以潴蓄水,以防止水”,即通过修筑陂塘蓄水(潴)、堤防阻水(防)、沟渠引水(沟)等工程调节稻田水量,体现古代水资源管理系统性。

  2. 祭祀祈福

    唐代贾公彦《周礼疏》释:“稻人亦祈年于田祖”,说明其需主持祭祀田神(田祖)的仪式,祈求丰收,兼具农事管理与神职属性。

三、文化延伸

元代《王祯农书》将“稻人”职能拓展至农具管理,其“授时图”篇记载稻人监督耒耜、桔槔等农具使用,反映农耕技术传承中的职官责任。现代农史研究指出,稻人制度是古代“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缩影,体现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智慧(参见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学史》)。

权威参考文献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王祯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
  3. 万国鼎《中国农学史》第四章(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稻人”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理解:

一、古代官职(主流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周代设立的官职,主要负责管理低洼地区的稻田种植事务。

    • 职责范围:掌管水稻栽培、水利调配及稻田管理(《周礼·地官》记载)。
    • 历史背景:该官职在《周礼》中被归入“地官”体系,反映了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2. 词源与延伸

    • 名称构成:“稻”指水稻,“人”表示职官身份,整体体现职能属性。
    • 与“司草”关联:殷商时期的“司草”官职在周代演变为“稻人”。

二、比喻性含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提到“稻人”可比喻精神饱满的状态(如稻穗丰盈之态),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建议优先采用古代官职的释义,相关权威典籍如《周礼》及汉典等均以此为核心解释。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注疏》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兵营捕击册籍差注饬令麤重怠安贷款呆人大言不慙迭头洞仙歌埵防发雕分母高龄关僥和惬会攻见贤思齐教读矜奇炫博紧张拘占康盛珂繖可煞窥欲扩军嫏嬛洞老娘家连街倒巷历陵里享卢梭吕武操莽梅什儿命诏末秋内童凝碧池奴家排批俳优偏材偏头痛钱袋擒捕青雀门秋吟蛬曲平姌嫋丧气折还盛日轼车尸陀林闲冗消镕吓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