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府掾的意思、府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府掾的解释

府署辟置的僚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武生 为府掾属……此时恰值入府曹。”《旧唐书·沉法兴传》:“承制置百官,以 陈果仁 为司徒…… 刘子翼 为选部侍郎, 李百药 为府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府掾是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的基层行政职位,主要指州郡官府中协助主官处理文书、刑狱等事务的属吏。该职始见于汉代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地方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具有承上启下的职能特征。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府”指代官府机构,《周礼》记载“府,掌官契以治藏”,强调其文书管理的核心职能;“掾”原意为佐助,《说文解字》释为“掾,缘也,谓缘饰也”,后特指辅助官员。两字组合形成固定职官称谓,见于《后汉书·百官志》:“郡置太守,置丞、尉及诸曹掾史”。

在职责范畴上,府掾具体承担三项要务:一是文书起草与档案管理,如《晋书·职官志》载“主簿掌省署文书,府掾佐之”;二是司法案件初审,据《通典·职官》所述“决讼检奸”为其重要职能;三是财政簿籍核查,《唐六典》记载其需“校勘户籍,勾稽赋税”。该职多由地方豪族子弟充任,构成士族政治的基础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府掾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职能差异。汉代郡级府掾分曹治事,设户曹掾、贼曹掾等专业职务;至唐代演变为节度使府中的重要幕职,权责范围扩展至军事领域。这一演变过程在《文献通考·职官考》中有系统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府掾”是古代中国官制中的职位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府掾”指官府中主管文书或管理行政事务的僚属官员,主要负责处理公文、档案等事务。该词后来也引申为泛指官员或文书工作,可用于描述职位高低或赞扬个人能力。


二、职责与历史演变

  1. 核心职能
    作为府署(官署)的属员,其职责包括起草文书、管理档案、协助上级处理政务等。
  2. 词义扩展
    从具体职务逐渐演变为对官员或文书工作的泛称,例如唐代文献中“府掾”既可指实际职位,也可代指普通官吏。

三、字义分解


四、历史实例

唐代文献《三水小牍》和《旧唐书》中均有记载,如李百药曾任“府掾”,负责协助处理地方政务。


“府掾”是古代官署中重要的文职僚属,兼具实际职能与象征意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在不同朝代的具体职权变化,可参考《中国历代职官辞典》等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跋疐班谒觱沸摈赞閟啬不回草缨侧重嘲谐陈閲愁蹙蹙串饮村卷电容器东跑西颠动辄端盒顿纲振纪耳下腺风谤凤屧干榨根问构乱环泣金仆九二蟿螽絶对科策抠抠搜搜拉动滥伐老大徒伤悲乐在其中隶首之学马帴毛耸庙幄悯叹牛衣岁月槃曲批凤牵合千字文鼽窒哨岗蛇杯摄牒神号施济税绢四少讨理佃器天全枉沐诿卸温文儒雅消愁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