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拍拖的意思、拍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拍拖的解释

(1) [make friends with the opposite sex]∶结成异性朋友

既有牛排可吃,又有马杀鸡可享,怪不得伊喜欢和铁公公拍拖

(2) [be in deep love]∶男女谈恋爱达到热烈的阶段

当他晓得女儿与约翰拍拖,想制止时已经太迟了

详细解释

方言。谓相恋男女相挽或相随而行。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大家都在爽朗地笑,但我自己明白,我笑得要算最不自然。可不是吗?我在精神上已经紧紧地把她‘拍拖’着了。” 茅盾 《劫后拾遗》:“大裤管,紧腰身短袄的姑娘们,挽着个男友,在骑楼下拍拖。”《羊城晚报》1982.2.22:“大革命时期前后,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刚开始,大抵初恋的青年男女,夜阑人静之处并肩而‘拍’,地旺人稠之处则一前一后的‘拖’。这名词从二十年代开始,沿用至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拍拖"是一个源自粤方言的词汇,现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主要含义及演变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男女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共同交往的行为,即"谈恋爱" 或"约会"。

例句:

"他们拍拖三年后结婚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二、方言来源与历史演变

  1. 航运术语起源:

    原为广东沿海航运术语,"拍"指小船靠拢大船,"拖"指拖曳同行,引申为两船并行(《粤语方言词典》)。旧时珠江三角洲的"花艇"(娱乐船)常并排系缆行驶,称"拍拖",后隐喻恋人亲密同行。

  2. 社会文化转化:

    20世纪中期,香港影视作品将"拍拖"推广为恋爱代称,强调公开交往关系,区别于隐秘的"偷情"(《香港粤语社会文化研究》)。


三、现代用法扩展


四、权威词典定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拍拖】〈方〉动 指谈恋爱。

    (商务印书馆,2016)

    详见纸质版或权威数据库(如CNKI)

  2. 《汉语大词典》:

    方言。谓相恋男女相伴游玩或谈恋爱。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注:部分学术著作无公开电子版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拍拖”是粤语方言,主要含义及演变如下:

一、词源由来(航运术语)

源自清末珠江口航运:大船(火轮)拖小船航行时,主航道中“大拖小”,靠岸时因大船吃水深,需小船辅助卸货,两者紧密相依。这种协作关系被称为“拍拖”,后引申为形容人际关系。

二、引申为恋爱含义

  1. 行为比喻:20世纪20年代起,用“大船拖小船”的协作与亲密,比喻恋爱中男女互相扶持、难舍难分的关系。
  2. 场景化表达:情侣私下并肩而行称“拍”,公开场合一前一后称“拖”,反映当时保守社会下恋爱的不同状态。

三、现代用法

指约会或建立恋爱关系,尤其流行于广东地区。例:

四、与其他词汇对比

不同于普通话“谈恋爱”,“拍拖”更侧重恋爱初期的约会互动过程,且带有地域文化特色。

注:部分低权威来源提到现代引申含义(如性行为),但缺乏广泛依据,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祥镑错步蟾草编察脉产难楚恻偨池大业笃老蠹啄剖梁柱反转片返祖现象伏阴公章贯百惯窃黑暗狱黑牡后交壶房溷汁贱行艰虞较计近才筋根决杖叩击狂吟酷日拉开老駞烈盛隆中米潘没齿难忘涅文迁窜樯竿诮恨凄怆寝牀亲夫气望骚经僧兵适长首付嗣临诵讽螳螂拒辙啼哭停伫童首文社五天先路小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