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槁干的意思、槁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槁干的解释

枯干。引申为穷困。 唐 韩愈 《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蔡 先 鄆 鉏,三年而墟,槁乾四呼,终莫敢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槁干(gǎo gàn)是汉语中一个形容事物状态的复合词,由“槁”与“干”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指枯萎干燥、失去生机。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层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槁(gǎo)

    《说文解字》释为“木枯也”,本义指草木枯败㊀。引申为物体干瘪、衰败的状态,如《孟子·公孙丑上》“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㊁。

  2. 干(gān)

    本义为干燥、缺水,《玉篇》注“燥也”㊂。在“槁干”中强化干燥特性,如《论衡》“地干日曝,枝叶枯槁”㊃。


二、复合词“槁干”的完整释义

指物体因失去水分而干枯萎缩,多用于描述植物、人体或抽象事物的衰败状态:

  1. 植物层面:草木枯萎失水,如《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㊄。
  2. 人体层面:形容身体干瘦,如《黄帝内经》“大骨枯槁,大肉陷下”㊅。
  3. 抽象引申:比喻精神或生机的枯竭,如宋儒以“心如槁木”喻无欲无念㊆。

三、古籍用例佐证


四、现代汉语规范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

槁干:枯干;干枯。例:~的树枝|形容~。㊉


权威参考来源

㊀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㊁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中华书局, 2010.

㊂ 顾野王. 《玉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㊃ 王充. 《论衡·自然篇》.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㊄ 庄子. 《庄子·齐物论》. 中华书局, 2007.

㊅ 《黄帝内经·素问》.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㊆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 1983.

㊇ 毛亨传, 郑玄笺. 《毛诗正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㊈ 荀况. 《荀子·劝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槁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自然现象
    原指植物因干旱或衰败而干枯,如“槁木死灰”中的“槁”即此意。
  2. 社会隐喻
    引申为经济困顿、精神萎靡等抽象状态。例如唐代韩愈在碑铭中用“槁乾四呼”形容某地因战乱导致的贫瘠与衰败。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与出处


五、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文学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百堵皆作倍文别屋博闻彊志逞角色成轴吃饱蹲痴钝吃敲才椿舍祠寺电调福音书附中搞活梗棘画荆辉荣慧雨奸蠧俭素鹪鸠焦距齎恨精刻惊恼近体疚惭九行击瓮睽阔昆灵之池蜡彩联珠辂客沦破论诤锚纲木狗子难保脑界飘樊落混齐鸡开府清省白浄青箱家擒奸讨暴秦学热衷栅极少甚遂人太一莲舟跳鸡模提炼网开三面王诛煨炙兀者仙裾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