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西都护府的意思、安西都护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西都护府的解释

唐朝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于高昌设立,后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还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重兵。790年,治所为吐蕃攻陷。

专业解析

安西都护府是唐代在西域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管理机构,其名称中“安西”意为“安定西域”,“都护”指“总领监护”。该机构始设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治所初设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后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范围涵盖天山南北及中亚部分地区,包括今新疆大部、哈萨克斯坦东部、吉尔吉斯斯坦等地。

从职能划分来看,安西都护府具有三方面核心作用:其一,军事防御,统领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驻军,维护丝绸之路畅通;其二,行政管理,推行均田制、府兵制等唐制,管理当地羁縻州府;其三,文化交融,通过设立驿站、保护商旅促进中原与西域的佛教、艺术及科技交流。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该机构鼎盛时期下辖十六都督府、七十二州,有效实施“因俗而治”政策。其存续时间跨越两个世纪,历经吐蕃攻陷(790年)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唐代边疆治理和中外文明交流产生深远影响。现代考古发现的多语言文书及“安西都护府印”青铜官印,均为其历史地位提供了实物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性质

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的军政管理机构,初期名为西州都护府,同年迁至交河城后更名。其职能包括维护边疆安全、管理官员、监督商贸及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是唐朝控制西域的核心机构。


历史沿革

  1. 设立背景:为防御西突厥侵扰,巩固对西域的控制,唐太宗在平定高昌后设立。
  2. 名称与治所变迁:
    • 640年治所初设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648年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
    • 名称多次在“都护府”与“大都护府”间切换,反映不同时期的行政级别。
  3. 终结:安史之乱(755年)后,驻军内调平叛,吐蕃趁机入侵,790年治所陷落,808年彻底终结。

管辖范围与治所


主要职能

  1. 军事防御:抵御吐蕃、突厥等外族侵扰,驻军维护边疆稳定。
  2. 行政管辖:管理西域州县,推行唐朝律令,促进汉文化与当地民族的融合。
  3. 经济文化: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监督商贸往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历史意义

安西都护府的存在(约170年)标志着唐朝对西域的有效统治,其军事与行政体系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即使陷落后,其奠定的治理框架仍影响深远。

如需更完整的时间线或地理细节,可参考高权威来源如百度百科及学术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爱流鳌图波峭布宜诺斯艾利斯粲丽长计远虑长宿电冰箱抵销冬花访外护封十八姨丰整感光纸高分子化工官历寡双翰林学士浩然禾杈花卉荒宁户帖斠改金鼇玉蝀金杵斤斤计较纠参决一死战考迹来函揽衣凌欺瞒官不瞒私梅红罗末产前筹遣动切己穷絝却退三大洋色仁行违沈奥束在高阁思忆贪浊毯子梯山栈谷狪犬歪心邪意五官芜蔓无相干无邪五蕴香油餜子消隳习陈西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