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束之高阁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籤轴,蠹落帙帷。”
“束在高阁”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成语意为将物品捆扎后放置于高处的阁楼,比喻对事物或主张搁置不理、弃置不用。其核心含义与更常见的成语“束之高阁”完全一致,属于同义表达。
字面含义
比喻意义
用法特点
该成语属于书面用语,现代语境中更推荐使用“束之高阁”这一标准形式。其典故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晋书·庾翼传》中已有类似表述,后经元、明文献沿用至今。
《束在高阁》是一个成语,意为物品被束缚在高处的阁楼上,无法取得或使用。它用于形容物品被保存得很好,但无法得到实际利用。
《束在高阁》的拆分部首是“缶”和“阝”,笔画总计为15画。
《束在高阁》这个成语源于《史记·儒林列传》:“束之高阁,以自遗失。”其意为将贵重物品保存在高处的阁楼上,结果却忘记了,无法找回或使用。
《束在高閣》是《束在高阁》的繁体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有变化。对于《束在高阁》,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所使用的写法已经大致定型,如上所示。
1. 他把那本珍贵的古书束在高阁,只是为了保护它,却无法再阅读了。
2. 这幅名画被束在高阁,无人能欣赏到它的魅力。
1. 大藏经:指佛教经典的合集。
2. 储藏室:指专门用来保存物品的房间。
3. 封存:指把物品封存起来,保存到一定时间再取出或使用。
1. 藏匿高处:指将物品隐藏在高处而不易找到。
2. 包藏笼罩:指物品被隐藏、包裹起来,无法被触及。
1. 取之不尽:指能够随时取用物品,而不受任何限制。
2. 随手可得:指物品容易获取或使用,无需费力。
百分率板式悲雨犇走栟榈草虫謘謘储贰道存目击大秋作物分彊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构砖过书过养孤音悍妬黄连树镮钮回眸一笑军赏坎肩裂拆绿酒红灯泡汤圆飘茵堕溷皮破肉烂祁剧鬐毛穷墉裘莽求同存异敧危鬈毛榷筦群起效尤染惑溶和戎右若有所亡僧人沙崩上馆子生友诗札守要鼠目寸光缩栗天兄条分缕析铜牙利屯沴唯邻是卜五黄污吏无情无绪相尽闲絜小围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