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销的意思、抵销的详细解释
抵销的解释
亦作“ 抵消 ”。相抵消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史恩涛》:“ 孙詒经 罚俸一年,不准抵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我们如果能够把宣传、慰劳、教育紧紧打成一片,至少可以抵消反动派一部分的颠倒黑白和阴谋投降。”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我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现在就拿出办法来抵销敌人的火力优势。”
词语分解
- 抵的解释 抵 ǐ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俷 )。 到达:抵京。抵临。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销的解释 销 (銷) ā 熔化金属:销金。销毁。 去掉:销案。销账。销脏。销魂。销蚀。销声匿迹(形容藏起来,不在公开场合出现)。报销。 开支,花费:开销。 出卖货物:销售。销路。供销。 机器或器物上像钉子的零件
网络扩展解释
抵销是法律领域的重要概念,指双方互负债务时通过特定方式使债务部分或全部消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抵销指在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下,通过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债务在对等额度内相互消灭的法律行为。例如甲欠乙10万元,乙也欠甲8万元,双方可通过抵销使乙只需支付甲2万元。
二、分类与形式
-
法定抵销
符合《民法典》规定要件时,单方即可行使抵销权。要求债务种类相同且均已到期,如双方均以货币形式互负债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568条明确规定了行使条件和程序。
-
合意抵销
双方通过协商达成抵销协议,不受债务种类和期限限制,更具灵活性。
三、核心要件
- 双方互负有效债务
- 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法定抵销)
- 主动债权已届清偿期(被动债权是否到期不影响)
四、制度价值
- 提高效率:避免双向履行,节省交易成本
- 保障公平:防止一方单独履行而对方不履行的风险
- 担保功能:银行等机构可通过抵销保障债权实现
五、术语辨析
与“抵消”存在使用差异:
- 抵销:专用于债务冲抵场景,具有法律术语属性
- 抵消:多用于普通语境(如作用相互消除),但部分场景可通用
注:在环境领域(如碳中和),"抵销"特指通过购买减排量冲抵自身排放,此为延伸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销(dǐ xiāo)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彼此抵消或互相抵触。我们来拆分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它的部首是手(⺘),而它的笔画数为七画。抵销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经过演变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写法。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代汉字中,抵销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用法。例如,“他们的意见互相抵销,导致无法做出决定。”这里抵销表示相互对立或相互抵消的含义。还有一个例句,“从财务上看,这笔费用可以抵销我们的利润。”这里抵销表示相互抵消或平衡。除了抵销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汇可以组成词语。例如,抵触(dǐ chù)表示冲突或对立,抵抗(dǐ kàng)表示抵御或反抗。与抵销相反的词汇可能是增加或增加。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