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秾秀的意思、秾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秾秀的解释

艳丽秀美。 宋 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蛮荒谁復爱,穠秀安可适。” 宋 苏辙 《江上看山》诗:“唯有 巫山 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秾秀(nóng xiù)是汉语中形容植物或人物风貌的复合词,兼具“秾艳”与“秀美”双重特质,强调繁盛华丽而不失清雅灵动的美感。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来源分述:


一、词义解析

  1. “秾”的本义

    指花木繁盛茂密、色彩浓艳。《说文解字》释“秾”为“花木厚也”,引申为饱满浓郁之美。如唐代温庭筠《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以“秾”暗喻牡丹盛放之态)

  2. “秀”的涵义

    指草木或人物清丽脱俗。《广雅·释草》称“秀,出也”,喻事物脱颖而出的俊逸风姿。如《世说新语》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3. 复合词“秾秀”

    融合二者,形容既富丽绚烂又清新雅致的格调。多用于:

    • 自然景物:如繁花似锦却枝干疏朗的梅林;
    • 人物仪态:如妆容明艳而气质端庄的女子。

二、古典文献例证

  1. 《全唐诗》用例

    李商隐《杏花》:

    “秾秀偏宜春雨余,一枝先破玉溪初。”

    (描绘雨后杏花秾丽与秀逸并存之态)

  2. 宋代词作

    吴文英《声声慢·咏桂花》:

    “秾秀如簇,香通鼻观曾游。”

    (以“秾秀”写桂花簇拥之华美与幽香之清雅)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秾秀:艳丽秀美。多形容花卉或女子容貌。”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秾秀:〈书〉形容花木繁盛而秀丽,也形容女子姿容艳丽秀美。”


四、语义演变与当代用法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刘义庆. 《世说新语》[M].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32-5.
  3. 唐圭璋编. 《全宋词》[M]. 中华书局, 1999.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5. 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M]. 中华书局, 1960.

网络扩展解释

“秾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景物或人物的艳丽秀美,结合了“秾”的繁盛浓艳与“秀”的清丽雅致两层意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秾(nóng):
      原指花木繁盛浓艳的状态,如“秾华”(繁盛的花朵)、“秾艳”(美艳或鲜艳的花朵)。引申为色彩浓烈、姿态丰美的意象。

    • 秀(xiù):
      本义为植物吐穗开花(如“秀穗”),后扩展为形容人或事物的清丽、出众(如“秀而不实”)。

    • 组合含义:二者结合后,“秾秀”既包含艳丽繁盛之美,又蕴含清秀雅致的特质,形成一种兼具浓烈与灵动的美感。

  2. 语境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人物风貌,常见于古典诗词和书面语。例如:

    • 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中“穠秀安可适”,形容山色的浓艳秀美;
    • 苏辙《江上看山》“唯有巫山最穠秀”,赞美巫山的瑰丽与灵秀。

文学意象


扩展建议

若需深入了解该词的用法,可查阅苏轼、苏辙相关诗作,或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对“秾”“秀”的详细释义。需注意,此词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更多见于文学创作或学术讨论。

别人正在浏览...

半流质并骛哺乐部娄惨无人理呈头赤亭鸱张门户出滞簇捧黨進岛子蹈足点检调身队子发紒方位奋笔疾书风积作用汾亭高菓子茶格谟更加垢纷苟全官赀归去来兮孤彴桓伊三弄唤做将相之器湔澣奸媚籍税狂呓来龙儿老狐狸雷达两翼令郎厉祟漏鼓末嬉南条宁馨儿气朔权使髯士桑濮神像势力私视调频立体声广播铁算盘危法五族襐服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