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漏鼓的意思、漏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漏鼓的解释

报更漏的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屋臺置一钟,以和漏鼓。” 唐 杜甫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漏鼓还思昼,宫鶯罢囀春。” 清 顾列星 《少年游·秋夜》词:“银河天外望频赊,漏鼓正三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漏鼓是古代计时与报更制度中的组合器具,包含“漏刻”和“更鼓”两部分。《汉语大词典》指出,“漏”即漏刻,通过水滴计量时间;“鼓”为报更所用,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夜间报时系统。其功能在《元史·天文志》中有明确记载:“夜则用更筹、漏鼓,以定晨昏之节”,说明漏鼓通过击鼓次数对应更点,实现时间传递。

在应用场景方面,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描述城防系统时提到“城门击漏鼓,坊市闭户”,印证漏鼓兼具时间管理与治安管控的双重作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进一步解析其运作原理:“漏水下注,鼓槌自落”,揭示了水力驱动的自动化报更机制。

文学意象中,杜甫《和贾舍人早朝》用“五夜漏声催晓箭”暗喻漏鼓声催动时辰流转,反映古人“以声计时”的特殊文化认知。这一意象在《全唐诗》收录的宫怨题材作品中,常作为深宫寂寥的时间象征出现。

网络扩展解释

“漏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òu gǔ,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历史背景

漏鼓主要指古代用于报时的鼓,与“漏壶”(计时工具)配合使用,通过鼓声传递更次信息。例如《新唐书》记载:“凡夜漏尽,击漏鼓而开;夜漏上水一刻,击漏鼓而闭”,说明其用于城门启闭的报时功能。杜甫诗句“漏鼓还思昼,宫鶯罢囀春” 也印证了这一用途。

二、结构与功能解析

  1. 字义分解:
    • 漏:指漏壶,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引申为时间刻度(如“漏尽更深”)。
    • 鼓:打击乐器,此处指通过击鼓传递信号。
  2. 使用场景:
    • 夜间报更:如“夜后不闻更漏鼓,家家锤草织芒鞋”。
    • 配合钟声:北魏记载“屋臺置一钟,以和漏鼓”,说明与钟声协同使用。

三、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漏鼓”作为成语,比喻“事物不完整”,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文献或高频用例,可能为误传或引申义,需谨慎使用。

漏鼓的核心含义是古代报时工具,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诗句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水经注》《新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郢鹌鹑馉饳儿暗蚀安之若素百年之后摆扑办买笔头不倒酬魏颗春申江处世打挺儿打通状定物短陋发摅飞行记录仪废址風賦封盖高高在上宫储卦影过实汉字候选螹离甲仗库吉故儆戒机息颗冻克家子览物揽衣临硎吏员率成木披泥水匠軿罗衣蠯醢泼恶前款乞俭侵割清清早奇趣少憩石霤石南刷涕説是非松花酒桃戈田夫野老温瑜香麴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