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serve one's own life at all cost] 苟且求全。偷生的意思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苟且求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后汉书·崔寔传》:“盪亡 秦 之俗,遵先圣之风,弃苟全之政,蹈稽古之踪。” 明 陆采 《怀香记·征吴得胜》:“时穷势窘,免不得牵羊舆衬,且含羞苟全首领。”
“苟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苟且保全”,通常用于描述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苟全”一词承载了古代文人在动荡环境中的生存哲学,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情感倾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三国志》等文献。
《苟全》是指为了生存或者维护利益而姑且忍受或妥协的意思。这个词常常用于道德层面,表示只求苟且保全自己而不顾大义或原则。
《苟全》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艸」和「元」。笔画总数为16画。
《苟全》出自《左传·成公十四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念其耦。念其耦于妇人。”意思是在乱世中苟且度日,却没有怀念自己的配偶。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道义或原则的行为。
繁体字为「苟全」,发音为「gǒu quán」。
在古时候,「苟全」有时也写作「苟弁」或者「苟且」。字形略有差异,但意思相同。
1. 为了苟全性命,他背弃了自己的理想。
2. 她宁可苟全一时,也不愿尝试冒险。
苟且、苟同、苟延残喘、苟安一时
唯利是图、宁可忍受、姑息养奸
坚守原则、不苟求全、不屈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