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税的意思、籍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税的解释

征收租税。 唐 白居易 《唐故武昌军节度处置等使赠尚书右仆射河南元公墓志铭》:“﹝ 元稹 ﹞又劾奏 东川 帅违詔条过籍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籍税"是古代中国与户籍管理相结合的赋税制度,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三个层面:

一、基本释义 指官府依据户籍登记情况向民众征收的赋税形式,包含田赋、丁税等类别。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汉语大词典》将"籍税"定义为"按户籍征收的赋税",强调其与人口登记的直接关联性。

二、构成分析

  1. "籍":取《说文解字》中"簿书也"的本义,指登记人口、田产的官方簿册。《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体现户籍管理职能。
  2. "税":据《康熙字典》释为"敛也",即国家强制征收的财物。唐代实行"租庸调制"时,明确将户籍作为征税依据。

三、历史沿革 该制度在唐代发展成熟,《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元年(780年)推行两税法时,"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通过户籍改革实现税制转型,形成"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新型籍税体系。

四、典籍用例 白居易《杜陵叟》诗云"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杜牧《阿房宫赋》称"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均反映出籍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

“籍税”是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籍税”指征收租税,其中“籍”指登记户籍或财产的册簿,“税”即赋税。该词强调通过登记制度征收税赋的行为。


二、词语构成解析

  1. “籍”的含义

    • 本义为书册,引申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如户籍、地籍)。
    • 在“籍税”中特指依据户籍或财产登记征税。
  2. “税”的含义

    • 指国家按税率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如田赋、关税等。

三、出处与历史用例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古代税制分析,可参考历史文献或经济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班行包囊蚌埠市别宥沧江禅铠吵乱子炒鱿鱼差配程朱饎爨崇论闳论充满搭落电炉丁字尺泛沛丰膴缝罅佛耳草蛤蜊粉灌地故山孤夷骇恐韩寿分香含有弘肆黄芜魂骸检手剑玺健在金柑机筵康沈客倡愧恧梁甫吟伦要覼举律动茂范鸣金赋冥漠铙鼙凝冱挪动蟠踞琵琶旧语囚执社交才能石竈崧岳缩短宿夜逃释凸透镜巫阳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