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弄田的意思、弄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弄田的解释

汉 未央宫 有弄田,供皇帝宴游。《汉书·昭帝纪》:“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时帝年九岁,未能亲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 臣瓚 曰:‘《西京故事》,弄田在 未央宫 中。’弄田为宴游之田,天子所戏弄耳,非为 昭帝 年幼创有此名。” 唐 温庭筠 《奉天西佛寺》诗:“至今 南顿 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弄田是中国古代农事制度中的特殊概念,主要指供帝王、贵族进行象征性耕作的土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汉书·昭帝纪》记载“帝耕于钩盾弄田”,指汉昭帝幼年时在皇家苑囿中学习农事的专用土地。其核心功能包括:

  1. 礼仪象征:帝王通过“亲耕弄田”表达重农劝稼的政治姿态,属于古代籍田礼的衍生形式,如《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始耕,天子亲率三公九卿,祠先农于田所”。
  2. 教育实践:汉代宫廷为未成年帝王设置弄田作为农事教育场所,唐代沿袭此制并扩展至皇子教育,《新唐书·百官志》载有“凡亲王未出阁者,置农圃于苑中,种获皆官司之”。
  3. 农事试验:宋代将部分弄田作为新品种作物试种区,明代《农政全书》提及“苑中弄田多植异域嘉禾”。现代学者在《中国古代农业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将弄田定义为“兼具政治象征与农业试验功能的皇室专属田区”。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古代供帝王嬉游的田地”,但近年考古发现修正了这一认知。陕西咸阳汉阳陵遗址出土的“弄田”界碑,结合《居延汉简》中“弄田粮簿”记录,证实其确有实际农作物产出。清代考据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特别辨析:“弄田非戏弄之地,实寓劝课农桑之深意”,这一论断被《辞源》(第三版)修订时采纳。

网络扩展解释

“弄田”是古代中国宫廷中的一种特殊场所,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弄田指汉代未央宫中供皇帝宴饮、游玩的田地。其名称中的“弄”有戏耍、练习之意,暗示此处并非用于实际农耕,而是帝王休闲或象征性参与农事的场所。

  2. 历史背景与典故
    据《汉书·昭帝纪》记载,汉昭帝九岁时曾“耕于钩盾弄田”。因年幼无法参与正式农耕仪式,故在近臣管辖的弄田进行象征性耕作,既为娱乐,也含礼仪教育意义。

  3. 文化延伸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奉天西佛寺》中提及“犹指榛芜作弄田”,说明这一概念在后世文学中成为宫廷历史文化的意象符号。

弄田是汉代宫廷兼具娱乐与礼仪功能的特殊田地,反映了古代帝王对农耕的象征性重视,后逐渐演变为历史典故中的文化符号。

别人正在浏览...

剥剖扁牓表层脖项惭震戳背脊村史淡然登山陟岭妒母蹲舞刚挂共价键公爷盥栉黑郁猴皮筋儿划过黄银胡博词绛帻姣怯怯匡岭理固当然理科罗诃帽儿光马趴梅河豚闹扫髻逆节跑发骈赋剽劲皮包公司千秋金镜凄风冷雨清跸琼粉悛戢劝赏却月眉锐志闰征三季稻觞爵生荣亡哀士饱马腾市鄽天子气驼鸟顽悍无缝塔汙壑饷酬详和衔诉小热昏宵鱼垂化谢公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