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诉的意思、衔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诉的解释

(1).犹衔冤,含冤。 唐 孟郊 《峡哀》诗之六:“衔诉何时明,抱痛已不禁。”

(2).指诉冤。 唐 孟郊 《杏殇》诗之七:“灵凤不衔诉,谁为叩天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诉"是一个较为文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心中怀着冤屈或怨恨想要申诉,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或不便表达出来。它描绘了一种郁结于心、欲言又止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衔: 本义指用嘴含着,引申为怀藏、含忍、承受之意。在这里指将冤屈或怨恨深藏于心。
    • 诉: 指诉说、申诉、控告。表达内心的不满、冤情或诉求。
    • 合义: "衔诉"即心怀冤屈或怨恨,想要申诉却未能(或不便)付诸言语或行动。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积郁、欲言又止、隐忍未发的状态。
  2. 出处与用法:

    •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或较为书面化的语境中。一个著名的出处是《后汉书·宦者传序》:"衔诉之客,以千万数。"(意思是:怀着冤屈想要申诉的人,数以千万计。) 这里生动描绘了众多蒙冤者内心充满不平、渴望申诉却可能申诉无门或不敢申诉的群体状态。
    • 在现代汉语中,"衔诉"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描述历史情境、文学创作或表达深沉情感时仍可见到,用以刻画人物内心强烈的委屈、怨恨与压抑。
  3. 相关词语与辨析:

    • 衔冤: 与"衔诉"意义相近,指含冤、蒙受冤屈。区别在于"衔冤"更侧重于承受冤屈的状态本身,而"衔诉"则更强调在承受冤屈的同时还怀有申诉的强烈意愿却未能实现的状态。
    • 含恨 / 怀恨: 指心怀怨恨,但未必有明确的申诉意图。
    • 申诉: 指提出申诉的行为本身,是"诉"的实现,而"衔诉"是"诉"未能实现前的状态。

"衔诉"意指心中怀着冤屈或怨恨,渴望申诉却因各种原因(如畏惧、无助、阻碍等)而未能或不便表达出来。它描述的是一种情感与诉求被压抑、郁结于心的复杂心理状态,带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历史感。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并在古典文献如《后汉书》中有具体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衔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衔冤/含冤
    指心怀冤屈,未能昭雪。例如唐代孟郊《峡哀》诗:“衔诉何时明,抱痛已不禁”,表达了对冤情无法申诉的悲痛。

  2. 诉冤
    指向外界陈述冤情,寻求公正。如孟郊《杏殇》中“灵凤不衔诉,谁为叩天关”,暗喻若无人代其申诉,冤屈将难以传达。

二、词源与结构

三、应用与例句

该词多用于古诗词或书面语境,如:

四、近义与关联词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孟郊诗集》或相关诗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县邦懋驳书裁缝铺撤坏晨禽尘沙劫传服打鷄駡狗吊恶洱河防絶覆裹符纬功牌故岑裹帘蚶酱鹤表拣选姣娥季次今个吉辛鸡子聚义魁累六冕隆颓伦叙露头露脑满江红(怒发冲冠)煤仓娩出民间慕料闹天宫青田大鹤天绮馔全军覆灭雀喜日薄撒敦顋巴三铉生物武器矢秽霜凌双线行税産顺势死所素蚁太公泉坦床特支腆颜土包子衔愤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