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黄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银紫玉之瑞。”《新唐书·杜如晦传》:“ 太宗 尝赐 房玄龄 黄银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黄银》:“黄银者,果何物也?世有鍮石,质实为铜,而色如黄金,特差淡耳,则 太宗 之谓黄银者,其殆鍮石也矣。”
“黄银”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籍和现代考证综合理解:
一、核心释义 指黄铜(铜锌合金),而非真正的银。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例如: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提到“黄银紫玉之瑞”; • 《新唐书》记载唐太宗赐房玄龄黄银带; • 宋代程大昌考证认为黄银即“鍮石”(黄铜的古称),色泽类金但较浅淡。
二、与白银的区分 白银为纯银(Ag),呈白色金属光泽,而黄银实为铜合金,因含锌呈现黄色,二者在成分和色泽上完全不同。
三、现代认知 该词现已罕用,更多作为历史词汇出现在古籍研究中。需注意部分网络信息可能混淆“黄银”与“黄金”“白银”概念,需结合权威史料辨析。
示例应用
古诗词中常用作祥瑞象征,如“黄银紫玉之瑞”即通过黄铜与玉石组合表达吉兆寓意。
《黄银》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某种程度上色泽发黄的银质材料。
《黄银》的部首为金,总共包含7个笔画。
《黄银》一词由黄和银两个字组成。黄指的是颜色偏黄的一种色彩,而银则是一种常见的贵金属。
《黄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黃銀」。
在古代汉字中,「黄银」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
1. 他在展柜里看到了一块非常美丽的黄银饰品。
2. 这件古代黄银器物的价值不菲。
1. 黄金 - 指的是黄色的金质材料。
2. 银色 - 形容色彩如银的物体或颜色。
3. 银器 - 指用银材料制作的器物。
4. 银饰 - 指用银制作的装饰品。
1. 黄金 - 同样指某种程度上色泽发黄的金质材料。
2. 金黄 - 形容色彩如金的物体或颜色。
1. 纯银 - 指纯度极高的银材料,没有色泽。
2. 白银 - 指没有明显色泽的银质材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