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劝赏的意思、劝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劝赏的解释

(1).乐于行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 杜预 注:“乐行赏而惮用刑。”《吴子·料敌》:“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刑,此坚陈之士,可以持久。”

(2).奖赏。《尉缭子·兵教上》:“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 唐 韩愈 《上宰相书》:“此所谓劝赏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四札子》:“方今戎马侵扰,而误恩若加於人,深虑名器不重,劝赏不实,何以厌服公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劝赏”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包含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乐于行赏
    指统治者或将领主动推行奖赏制度,以此激励人心。此用法强调通过奖赏表达对行为的鼓励态度,常见于治国、治军场景。

    • 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提到“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杜预注释为“乐行赏而惮用刑”,体现赏罚分明的治理原则。
    • 《吴子·料敌》中“劝赏畏刑”,说明通过奖赏与刑罚结合来稳固军心。
  2. 奖赏本身
    直接指代奖赏的行为或具体赏赐物。

    • 例:《尉缭子·兵教上》强调“明刑罚,正劝赏”,将赏罚作为军事训练的核心。
    • 唐韩愈《上宰相书》提到“劝赏不必徧加乎天下”,指奖赏无需普遍施与,仍能发挥激励作用。

二、词源与用法

三、现代关联

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但“赏罚分明”“激励制度”等概念与之相关。需结合具体古籍语境理解其内涵。

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左传》《尉缭子》等原著或权威注释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劝赏的意思

劝赏是一个词语,指的是劝导、鼓励他人提供奖赏或给予赞扬。通常在一些情景中使用,比如在工作场所推荐同事或下属,或者在生活中帮助他人找到值得赞赏或奖赏的行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劝赏的部首是力,总共有7划。

来源和繁体

劝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以及其繁体字形式。在繁体中,劝赏可以写作勸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劝赏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可以找到劝赏的古汉字写法为勸賞。

例句

1. 我劝赏他继续努力工作,因为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 请你们劝赏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这将促进他们的成长。

组词

劝赏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语,比如:

- 劝赏奖:鼓励并奖赏表现出色的行为或事物。

- 劝赏信:写给他人的信,目的是鼓励和赞赏。

近义词

与劝赏意义相近的词语包括:

- 鼓励:激励他人积极行动或达到更好的成绩。

- 赞扬:对他人的杰出表现表示肯定和赞美。

反义词

与劝赏意义相反的词语包括:

- 责备:批评和指责他人的言行。

- 惩罚:对不良行为采取不利的制裁或处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