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农历的意思、农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农历的解释

1.我国古代历法之一。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一定)。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融合了阴历与阳历的特点,属于阴阳合历体系。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意义的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历法结构

农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为月份基础,同时参考太阳回归年调整年份长度。平年设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约354-355天;闰年增加1个月(即闰月),全年约383-384天,通过“十九年七闰”的规则平衡与太阳年的误差。

二、核心功能与特点

  1. 农业指导作用
    通过二十四节气划分太阳年(每15天一个节气),帮助农民根据气候安排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
  2. 阴阳合历属性
    既体现月相(如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又通过节气反映太阳位置,兼具阴历与阳历优势。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四、与其他历法的区别

不同于纯阴历(如伊斯兰历)或纯阳历(如公历),农历通过闰月调和月相与太阳年的差异,使平均历年接近回归年(约365.24天)。

农历不仅是时间计量工具,更是中华农耕文明与自然观测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文化传承和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农历》的意思

《农历》是指中国传统的农业历法,也被称为阴历。它是根据农民的农事经验和对天文现象的观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农历》的拆分部首是“冖(mì)”,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首。根据部首和汉字的笔画数,可以确定该字的排序位置。

来源与繁体

《农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国古代农民根据对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观察,制定了农历来指导农事活动。

《农历》的繁体字为「農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农历》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和现代有所不同。由于字形的演变和规范的变化,古代汉字可能有不同的书写方式。

例句

1.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

2. 他喜欢研究农历的历法。

组词

农历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还可以和其他词组成一些新词:

1. 农历年:指按照农历计算的一年。

2. 农历节日:指按照农历计算的传统节日。

近义词

与《农历》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阴历、旧历。

反义词

与《农历》意思相反的词语是:阳历,也被称为公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