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接绝的意思、接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接绝的解释

建祠以祀死于国事的士民。《管子·入国》:“九曰接絶……所谓接絶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於上而祠之,此之谓接絶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接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字源学角度解析。“接”字本义为“交合、接触”(《说文解字》),而“绝”指“断丝”(《说文解字》),二者组合后形成对立统一的概念群。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七卷记载,“接绝”在古汉语中存在双重释义:

一、礼仪层面特指“接待断绝关系的宾客”,见于《礼记·曲礼》注疏:“诸侯使大夫问,谓之接绝”,指古代诸侯国中断绝邦交后重新建立联络的礼仪程序。这种用法在《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中亦有体现,描述晋文公接绝楚使的外交事件。

二、哲学层面引申为“连接与断绝的辩证关系”,此义项可追溯至《周易·系辞传》所述“穷则变,变则通”的易理。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阐释:“天地之道,接绝相生,如阴阳之阖辟”,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规律。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领域,如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将其纳入辩证法范畴,指称“矛盾双方既对立又联结的哲学关系”。在具体语境使用时需结合文献考据,建议参照中华书局版《古代汉语词典》进行深度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接绝”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管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出处

根据《管子·入国》记载:

“九曰接绝……所谓接绝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於上而祠之,此之谓接绝也。”
意为:国家为因公殉职(如执行任务、战死)的士民,由他们的亲友或故交主持祭祀,并由官方提供资金支持。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接绝”有“接受他人帮助,不再拒绝”的含义,但这一解释与古籍记载差异较大,可能为误用或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接绝”的权威释义仍以《管子》中的记载为准,即国家通过建祠、资助祭祀的方式告慰烈士。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管子》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酒别论筚路蓝褛草泽长吁缠身澈声蠢堆堆胆大妄为单陋打业钱点球决胜法恫疑虚喝惇惠独诣反上刚敏圭首鬼星石室孤木国防文学红罗黄沙焕衍家鼠计年近间机省齎运觉星开尊老母老乞婆廉夫联裾理财里端宁可墝瘠啓服青琐秘契切绕膝人来客往三寸商彝夏鼎申列熟顾署笺宿哲天柱同上途轨玩笑文衮五千文屋翼霞赤献功仙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