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室的意思、漆室的详细解释
漆室的解释
(1). 春秋 鲁 邑名。 鲁穆公 时,君老太子幼,国事甚危。 漆室 有少女倚柱而啸,忧国忧民。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漆室女》。后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后汉书·卢植传》:“ 植 闻嫠有不恤纬之事, 漆室 有倚楹之戚。” 李贤 注引《琴操》:“ 鲁 漆室 女倚柱悲吟而啸。”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孤忠未冺,敢忘 漆室 之忧葵;厚德难酬,愿效老人之结草。”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念隐忧, 漆室 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 虞渊 坠日忧难挽, 漆室 幽人泣六经。”
(2).犹暗室。 清 赵翼 《边外诸土司地每清晨必起黑雾咫尺不可辨辰刻方散》诗:“真同墨穴行,岂输漆室作。”
词语分解
- 漆的解释 漆 ī 落叶乔木,树皮内富含树脂,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即“生漆”,可制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油漆。漆片。漆器;漆雕;磨漆画(均为工艺品)。漆包线。 用漆涂:把门窗
- 室的解释 室 ì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室。教室。会客室。温室。引狼入室。 家,家族:皇室。女有家,男有室。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室。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室。继室。 刀剑的鞘。 墓穴
专业解析
"漆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典故性词汇,其核心含义与一位忧国忧民的女性故事相关,后引申为表达深切的忧国之情。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
本义与典故来源:
- 该词典出西汉刘向所著《列女传·仁智传·鲁漆室女》。故事讲述鲁国漆室邑(地名)的一位女子,虽身处民间,却因担忧鲁国国君年老、太子年幼而国家将乱,倚柱悲泣。旁人起初不解,认为这是"邻家之事",她则指出国家安危关乎每个人,最终预言成真。
- 因此,"漆室"最初指代鲁国的漆室邑这个具体地点,以及漆室女这位忧国女子的居所。
-
引申义与象征意义:
- 由于漆室女的故事深入人心,"漆室"一词超越了其地理意义,成为深切忧虑国事的象征。
- 它常用来形容身处低位或民间,却心系国家安危、胸怀天下的人,尤其是女子怀有深远的政治忧患意识。其核心情感是"忧国"。
- 后世常用"漆室之忧"或直接用"漆室"来指代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悲叹。
-
字形与结构分析:
- "漆":指漆树或油漆,此处为地名用字。
- "室":房屋、居所。
- 合起来,"漆室"字面指"产漆之地或漆工之屋",但在典故中特指鲁国漆室邑及漆室女的居所,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对"漆室"词条有详细释义,明确其典故出处及引申义。
- 《辞源》(商务印书馆):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对"漆室"的典故和含义有权威解释。
- 《列女传》([西汉]刘向 撰):原始出处,记载了鲁漆室女的故事。
网络扩展解释
“漆室”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春秋时期鲁国地名
- 典故来源:据《列女传·漆室女》记载,鲁穆公时期,国君年老、太子年幼,国势危急。漆室邑的一位少女因担忧国事,倚柱悲叹,表现出强烈的忧国情怀。后世以此典故代指关心国家大事或忧国忧民的情怀。
2.暗室(物理或象征意义)
- 字面解释:“漆”指黑色涂料,“室”为房屋,合称可引申为光线昏暗的房间。在文学中,也用于比喻封闭、隐秘的环境或心境。
其他信息补充
- 读音:qī shì(拼音),注音为ㄑㄧ ㄕˋ。
- 结构:左右结构(漆)+ 上下结构(室)。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列女传》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竿子打不着罢归颁犒报仇饱嗝儿标舵比详跛驴惭讷孱肌承从齿长抽烟从献丹情店伴独阳二十四友饭厂帆风法物丰蔚分书嘎锦睾如国司空弘裕鸿姿怀冰黄轩货栈忽眨翦夷节院进白遽几曼长马图木落归本排媢缥节披麻扑空秋香若菌三斗尘圣库诗草殊赏宋画吴冶随踵而至咷嘑提刀弄斧刓钝畏义文凭无常钟现在陿坐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