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牛觔的意思、牛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牛觔的解释

元曲中称农村有财势或好事的少年子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牛觔(niú jīn)是汉语词汇,指牛肌腱或韧带组织,属“牛筋”的异体写法,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字形演变

  1. “觔”为“筋”的古异体字

    “觔”在《康熙字典》中明确记载为“筋”的俗写,部首“角”象征动物组织,“力”部强调其坚韧特性。《汉语大字典》指出,“觔”在宋元文献中广泛替代“筋”,专指动物肌腱。

    例证:《水浒传》中“熟牛肉切做二斤,大碗斟酒”的“斤”实为“觔”的简化借代。

  2. “牛觔”的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牛的肌腱或韧带,具有强韧的物理特性。《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其为“牛腿部或蹄部的韧带组织”。
    • 引申义:
      • 力量象征:因牛筋强韧,常喻指人的体力或毅力(如“牛觔虎骨”形容体魄强健)。
      • 食物名称:经烹煮后转化为胶质食物,如“卤牛觔”。

二、文献典籍中的用例

  1. 农学与饮食记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炙法》载“牛觔炙”,描述以牛筋烤制的古法菜肴,印证其食用历史。

    明代《本草纲目·兽部》称牛筋“味甘性平”,归入食疗药材,强调其滋补功效。

  2. 方言与民俗应用

    清代《通俗编·杂字》记录闽南语称牛筋为“牛觔”,用于制作弓弦或锤柄包材,体现其工艺价值。


三、现代规范与使用建议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筋”为规范字形,“觔”属异体字,现代文本建议优先使用“牛筋”。但在研究古籍、方言或特定文化场景(如传统菜谱)时,“牛觔”仍具学术与民俗价值。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3. 汉典“觔”字释义:https://www.zdic.net/hans/%E8%A7%94
  4. 《齐民要术译注》,缪启愉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 《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语文出版社,2014.

网络扩展解释

“牛觔”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1. 本义:牛的肌腱或韧带

    • 指牛身体中连接肌肉与骨骼的坚韧组织,常用于形容物理特性或作为食材。
  2. 比喻义:倔强固执的性格

    • 借牛筋的坚韧特性,形容人性格顽固、不易妥协,如“这人脾气像牛筋一样倔”。
  3. 植物名称:南烛

    • 一种木本植物,花叶似楝树但较小,常作观赏用。其木材可制弓弩,枝叶汁液可染制乌饭(传统食品),有健体功效。
  4. 元曲中的特殊指代

    • 元代戏曲中,“牛觔”与“牛表”连用,代指农村中财势显赫或生性好事的不良少年,如《秋胡戏妻》中的用法。

提示:现代汉语中前两义项较常用,后两者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方言。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元代戏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黯昧聱牙戟口百二关河柴竹馋扠焯焯车尘马足窗纸诞喜大盐湖定谟钝拙法经法宇覆鹿寻蕉羔羊素丝跟头公惭卿,卿惭长管你海军陆战队昊天罔极黄精黄金入柜郇公厨宦竖郊霈桀起近亲金璇激扰旧诗久系疾恙攫醳炕屏刻雾裁风狂风怒号良缘灵棺緑林驴筋头卖荒慢辞孟姑姑沫水念白畔岸胚种青凌台七注树瘢朔漠束题坦克手天宝朓朒煨烤香罗仙霞关瑕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