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素丝的意思、羔羊素丝的详细解释
羔羊素丝的解释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明 唐顺之 《与吕通竹屿书》:“用于世则为羔羊素丝之风,不用于世则励蔬食饮水之志。”亦省作“ 羔丝 ”。 清 龚自珍 《国朝春曹题名记序》:“此诸前辈秉心渊雅,用羔丝退食之暇辑是书之志也。”
词语分解
- 羔羊的解释 小羊。尤指未满一岁或未长恒齿的小绵羊 天真、纯洁、温顺而柔弱的人;她究竟是可怜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价格》详细解释.小羊。《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唐 杜甫 《杜鹃》诗
- 素丝的解释 .本色的丝;白丝。《吕氏春秋· * 》:“ 墨子 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 唐 骆宾王 《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
网络扩展解释
“羔羊素丝”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主要用于赞誉士大夫或官吏的高尚品德。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源及本义
该词出自《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原句描绘了士大夫穿着羔羊皮制成的衣物(象征节俭),并以素丝装饰(象征正直)。孔颖达疏注中提到,这种服饰与内在德行相称,体现“行服相称,内外得宜”的修养。
引申含义
- 正直与节俭
“羔羊”象征温顺与仁爱,“素丝”代表纯洁无瑕,合指士大夫内外兼修的高尚品格。
- 廉洁奉公
汉代后逐渐演变为对清廉官吏的赞誉,如《后汉书》以“素丝羔羊”描述官员廉洁自律的形象。
用法与示例
- 明代唐顺之在书信中写道:“用于世则为羔羊素丝之风,不用于世则励蔬食饮水之志。”,体现其作为道德标杆的意义。
-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形容兼具德行与仪态的典范人物。
知识扩展
该词常与“委蛇委蛇”(从容自得)连用,强化对士大夫从容施政、内外和谐的赞美。需要注意的是,“羔羊素丝”与“素丝羔羊”意义相通,均为褒义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经》相关篇章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2)及《后汉书》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羔羊素丝这个词指的是由细细的羊毛制成的丝线。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羊), ⺮(竹), 糸(纟)
- 笔画:共13画
2. 来源:
- 「羔羊」指的是幼小的绵羊,象征着纯洁、无辜和柔美。
- 「素」表示颜色的纯净和洁白。
- 「丝」则代表细腻、光滑的纤维。
3. 繁体字:
- 羔羊素絲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 「羔」的古字形为「⺳子」,表示小山羊。
- 「羊」的古字形为「⺶」,表示羊。
5. 例句:
- 她用羔羊素丝编织了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6. 组词:
- 羊毛、丝线、丝绸、织品
7. 近义词:
- 羊绒、绵羊毛、细纤维
8. 反义词:
- 粗线、粗毛、顽丝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背羣粃缪鼻息如雷不是个儿猜料曹操长廊抄报吃请赤珠创化慈幼旦朝动事短弱方边左右房魏风情高卧东山根须闺声行齎居送宏材大略诲人不倦徽荣检录骄焦竭几察解鞍寄音涓彭矩彟具领俊英空头事劳动二重性柳翠六院伦脊旄端密匝匝鞶帨判閲篇记平桓破産荡业巧诈起茶视险若夷矢言舒爽署职竦论苔痕台宿铤险香水兰铦锐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