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拙的意思、钝拙的详细解释
钝拙的解释
[awkward] 笨拙;愚笨
言语钝拙
生性钝拙
详细解释
迟钝笨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 唐 李绅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诗:“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沉醉洛阳春。” 明 刘基 《杂诗》之八:“胡为化为鳩,钝拙无与匹。”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造成他这种地位的,并不是由于他的聪明机警,而是由于他的钝拙和近乎可笑的忠诚。”
词语分解
- 钝的解释 钝 (鈍) ù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钝。成败利钝。 笨,不灵活:钝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钝。愚钝。拙嘴钝舌。 快利锐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拙的解释 拙 ō 笨,不灵巧:笨拙。弄巧成拙。拙劣。 谦辞,称自己的:拙作。拙见。拙笔。拙著。 巧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钝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ùn zhuō,由“钝”和“拙”两个同义字组合而成,均表示不灵敏、不灵活或愚笨。以下是综合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钝拙”指迟钝笨拙,多用于形容人的天资、言行或性格不够机敏灵巧。例如:
- 描述天资不足:“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 形容性格特点:“生性钝拙”或“言语钝拙”(沪江在线词典)。
2.引证与用法
- 古籍引用:唐代李绅在诗中自嘲“惟有门人怜钝拙”,表达对自己愚钝的感慨;明代刘基以“钝拙无与匹”暗喻才能平庸。
- 现代用例:王西彦在文学作品中用“钝拙”描述角色的忠诚特质,如“钝拙和近乎可笑的忠诚”。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愚钝、笨拙、木讷、呆板。
- 反义词:灵巧、聪慧、机敏、伶俐(沪江在线词典)。
4.语境示例
- 文学描写:“时光像生锈的斧子,钝拙地雕琢人世”(安意如引用)。
- 日常表达:可用于自谦或评价他人,如“他做事虽钝拙,但踏实可靠”。
“钝拙”强调先天或后天的迟钝特质,多含贬义或自谦意味,需结合语境理解。其用法从古籍延续至今,常见于文学和口语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钝拙》这个词是指人或事物在理解、反应或行动方面相对迟缓或缺乏灵敏度的状态。它的拆分部首是钅和屯,共有9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古时候的写法是“遁拙”。对于繁体字,它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下面是一些例句:
1. 他的思维钝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问题。
2. 她的反应钝拙,无法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当谈到组词时,一些与“钝拙”相关的词汇包括:迟缓、散漫、笨拙、迟钝等。这些词都描述了相似的含义。
作为反义词,与“钝拙”相对的词汇是“敏捷”、“灵活”、“聪明”等。
别人正在浏览...
案扤必要性插关朝轴陈师鞠旅麤强大漕挡箭牌大中丞风鹤副妾干构工友国富民安海阔天高横豪恒直歡哗花说柳说昒霍绞缬进伐冏牧即心是佛空礮髡首剌答兰锜廉愧连署龙心耧犁蛮性子毛衣能够排铳篇秩聘定清韶秋醪曲巴认购毵娑沈遁圣旨饰城时隐时见秫稻鼠苗属丝题牓投钓头盔微服微粒五鼎烹橡皮图章乡议消液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