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蹇修的意思、蹇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蹇修的解释

[matchmaker; go-between] 媒人

只为谭宅此时蹇修联影,也就水语聒聪。—— 清· 李绿园《岐路灯》

详细解释

(1).传说中 伏羲氏 之臣。古贤者。《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 蹇脩 以为理。” 王逸 注:“ 蹇脩 , 伏羲氏 之臣也……言己既见 宓妃 ,则解我佩带之玉,以结言语,使古贤 蹇脩 而为媒理也。”一说“蹇脩”谓以钟磬声乐为媒使。 章炳麟 《菿汉闲话》:“案上古人物,略具《古今人表》,不见有 蹇脩 者。此盖以上有 宓妃 ,故附会言之耳。今谓蹙脩为理者,谓以声乐为使。如《司马相如传》所谓以琴心挑之。《释乐》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则此蹇脩之义也。古人知音者多,荷蕢野人,闻击磬而叹有心。鐘磬可以喻意明矣。”

(2).指媒妁。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 灵妃 顾我笑,粲然启玉齿。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你若肯做 灵妃 , 冰夷 也不辞做蹇修之使。”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万鸦顿尽成寥廓,众女方怜託蹇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蹇修”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含义

“蹇修”是古代对媒人的雅称,指促成婚姻的中间人。例如清代李绿园《岐路灯》中“蹇修联影”即用此意()。

2.词源与演变

3.文学与民俗中的使用

4.学术争议

部分学者提出不同解读,如章炳麟认为“蹇修”可能与古代以钟磬声乐为媒的习俗相关,因《释乐》中“徒鼓鐘谓之修,徒鼓磬谓之蹇”()。此说为词义增添了文化意蕴,但未成主流。

“蹇修”兼具神话色彩与实用功能,既指向古代贤者,又承载了传统婚俗文化。其演变过程反映了汉语词汇从专名到泛称的语义扩展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蹇修的意思

《蹇修》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形容一个人举步艰难、行动不便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蹇修》是由“足”部和“攸”部组成。

拆分后的笔画数为14画。

来源和繁体

《蹇修》最早源自《诗经·周南·蹇谔》:“蹇谔蹇跻,蹇跻上山。”

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躍躚」。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蹇修的写法可能会有细微差别。例如《康熙字典》将《蹇》写为「蹇」、《说文解字》将《蹇》写为「䠧」。

而《康熙字典》将《修》写为「修」、《说文解字》将《修》写为「攸」。

例句

1. 他的腿受伤了,走路非常蹇修。

2. 由于车祸,他的左脚变得蹇修了。

组词

蹇滞、蹇跷、蹇谔、修饰、修养

近义词

缓慢、迟缓、僵硬、不便

反义词

灵活、顺利、便捷、矫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