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尼龙的意思、尼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尼龙的解释

[nylon] 含有聚酰胺的各种合成纤维,以熔融或溶解法做成短纤维、长丝硬毛或薄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尼龙(Nylon)是一种合成纤维,化学名称为聚酰胺(Polyamide,简称PA),属于热塑性树脂的统称。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化学结构

  1. 化学组成
    尼龙的分子主链含有重复的酰胺基团(—[NHCO]—),通过二胺与二羧酸的缩合聚合反应形成,过程中释放水分子。例如,尼龙66的命名源于二胺和二羧酸单体各含6个碳原子。

  2. 别名与分类
    又称锦纶或耐纶,主要类型包括尼龙6、尼龙66、尼龙610等,其中尼龙6和66应用最广。


二、物理与化学特性

  1. 机械性能

    • 耐磨性极佳,比棉花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
    • 拉伸强度高,如尼龙66可达70-80MPa;
    • 韧性优异,抗冲击能力强。
  2. 耐热性
    可耐受温度高达185°C,玻璃化转变温度约45°C。

  3. 其他特性
    耐化学腐蚀、自润滑性好,且绝缘性能突出。


三、应用领域

  1. 纺织工业
    用于制作衣物、丝袜、降落伞等,其纤维形态(长纤或短纤)适应不同需求。

  2. 工程材料
    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如轴承、齿轮)、电子元件、机械部件等。


四、历史背景

尼龙由美国化学家华莱士·卡罗瑟斯于1935年发明,是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66),标志着高分子化学与合成材料的重要突破。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来源网页(如、3、4、15)。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尼龙

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该词的拆分部首为龙,笔画为19画。

来源

尼龙一词由英文"Nylon"演变而来,最早是作为一种商标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并于1938年获得专利。尼龙材料最初用于制作丝袜,后来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制品等领域的一种材料。

繁体

繁体字中的尼龙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并没有尼龙这个词,因为尼龙是近代发明的材料。但可以通过结合相应的汉字来表示尼龙的意思,如“尼丝”、“龙丝”等。

例句

1. 这条裙子是用尼龙面料制成的,质地轻盈柔软。

2. 我买了一双尼龙袜,穿起来非常舒适。

组词

1. 尼龙制品

2. 尼龙绳

3. 尼龙布

近义词

合成纤维、纤维素、塑料纤维

反义词

天然纤维、棉花、丝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