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蹑寇的意思、蹑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蹑寇的解释

追击敌寇。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陛下但嘉其排难,不省其由,列为上公,命作元帅。及躡寇 滑 汭,顿军 咸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蹑寇(niè kòu)是一个古汉语军事术语,由“蹑”和“寇”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追踪并剿灭流窜的盗匪或敌军。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分述:


一、字义解析

  1. 蹑(niè)

    本义为“追踪”“紧随其后”,引申为“追击”“清剿”。如《说文解字》释:“蹑,追也。”

  2. 寇(kòu)

    指盗匪、入侵者或敌军,如《玉篇》注:“寇,贼也。”

合成词义:强调对溃散或流窜的敌人进行追击剿灭,突出军事行动的主动性和彻底性。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234页)

    蹑寇:追击敌寇。

    例: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乘胜蹑寇,务尽根株。”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权威链接(注:此为《汉语大词典》官网,可查询具体词条)

  2. 《辞源》(修订本)

    释“蹑”为“追踪”,并举“蹑寇”为例,指“追击败逃之敌”。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

    参考链接(商务印书馆《辞源》介绍页)

  3. 古代军事文献用例

    •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率兵蹑寇,斩获无算。”
    • 清代魏源《圣武记》:“分兵蹑寇,绝其归路。”

三、现代引申与使用场景

虽为古语,但现代文史研究中仍用于描述清剿残余势力或彻底消灭敌对力量的行动,常见于历史著作、军事史论文及文学创作中。例如:

“边防军深入山林蹑寇,终平匪患。”(当代历史纪实文学用例)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4.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科学出版社)

(注:以上工具书可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平台查阅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蹑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文献例证

该词可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唐代柳宗元《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中的“及蹑寇滑汭,顿军咸阳”,描述军事行动中对敌寇的追击。

使用场景

  1. 军事行动: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描述对入侵者的追击。
  2. 比喻引申:有资料提到可比喻“迅速而隐蔽地解决问题”,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争议与补充

部分资料(如)将其视为成语并扩展含义,但主流权威解释仍以“追击敌寇”为核心。建议优先参考高权威性来源。

若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查阅唐代文献或军事史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隘角把定草包逞兴醇淡春风得意除涂楚引丹扇单线铁路邓石如琱槃狄成负版絝赶上革旧从新革旧图新割有攻完贯想过街楼横眉怒目镮钏涣若冰释火阵狐绥绛绡头胶菜醮席继电器疾风尽爱近弼精芒觐礼口勑累手灵光殿隆起闹着顽牛顿碰壁扦手青春期秋祺牷牲攘伐三江七泽赏客慎简四弦天定天有不测风云妄口拔舌未齓隗台温韭饷献崄难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