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萧墙的意思、萧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萧墙的解释

[screen wall facing the gate of a Chinese house —— interior] 面对国君宫门的小墙。一名“塞门”,又称“屏”。臣至此屏,便会肃然起敬。萧通“肃”。比喻内部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祸起萧墙

详细解释

(1).萧,通“ 肃 ”。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论语·季氏》:“吾恐 季孙 之忧,不在 顓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引至萧墙间,见一姥垂白上僂,即 娃 母也。”

(2).萧,通“ 肃 ”。指垣墙。

(3).萧,通“ 肃 ”。借指内部。《韩非子·用人》:“不谨萧墙之患,而固金城於远境。”《后汉书·刘虞传》:“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宋 陆游 《德勋庙碑》:“萧墙衅起,羣公喑拱,公则唱勤王復辟之大策。” ********* 《感时》诗:“谋倾孤注终无补,乱到萧墙岂易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萧墙”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墙体,具体含义及引申如下:

一、本义解析

  1. 位置与结构
    萧墙位于古代国君宫室大门的内侧(或外侧),是面对宫门的矮墙,又称“塞门”“屏”。其形制类似后代的照壁,主要用于遮挡外部视线,防止外人窥视宫内。

  2. 功能与礼仪
    臣子进入宫室前需在萧墙处整理仪容,肃然致敬。因“萧”通“肃”,暗含庄重之意,故称“萧墙”。


二、引申含义

“萧墙”在《论语·季氏》中被赋予象征意义:


三、相关成语

  1. 祸起萧墙
    指灾祸从内部发生,典出《论语》。例如春秋时期,鲁国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季孙氏担忧“萧墙之祸”,而非外敌颛臾。

四、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警示组织或国家需防范内部矛盾,如:“企业若忽视管理漏洞,恐酿萧墙之患。”

以上内容综合自《论语》及古代建筑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萧墙

《萧墙》是一个汉字词,包括两个字,拆分部首分别为“艹”和“土”。其中,“艹”是指“艸部”,表示与植物有关,而“土”则是指“土部”,表示与土壤、地面有关。

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有两种主要解释。 一种说法是《萧墙》来源于南朝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萧墙之内,可以寄傲。”意思是在闭门自守的环境中,可以放飞自我的心灵。 另一种说法是源自《尚书大传》中的一句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萧墙》是对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意思是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追求自我境界的超越。

根据繁体字的写法,《萧墙》为“蕭墻”,其中的“蕭”字多指姓氏,也有草木的意思;而“墻”字则表示围墙或者城墙。

古时候,《萧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可以看出“墙”字在古代有许多写法,例如:“牆”、“牆”、“兀”、“嗀”等。而“萧”字的古代写法则比较固定。

以下是《萧墙》的例句:

  1. 他总是在自己的小屋里修炼,闭门谢客,真是个萧墙之士。
  2. 他以才情高我,斗志昂扬,永不止步,真是一位萧墙的文化艺术家。

其他与《萧墙》相关的词语有:“墙壁”、“围墙”、“城墙”等。

近义词有:“孤僻”、“隐逸”; 反义词有:“开放”、“社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