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薄收的意思、薄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薄收的解释

收成不好。 宋 范成大 《冬舂行》:“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吴 越 之田,苦於赋役之困累; 齐 晋 之田,苦於水旱之薄收;可畜田者,惟 闽 广 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薄收是汉语复合词,由“薄”(意为微少、贫瘠)与“收”(意为收获、收成)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农作物产量低微或收成不佳。以下从不同角度解析其详细用法与背景: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农作物收成贫乏,与“丰收”相对。强调因自然条件、耕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产出低下。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页。

  2. 引申用法

    可扩展至其他领域的低效产出,如“薄收厚积”比喻长期积累方能见效,但需结合具体语境。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18页。


二、农学与文化背景

  1. 自然因素影响

    传统农业中,“薄收”常与旱涝、虫害等灾害关联。如《诗经·小雅·大田》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反面即暗示欠收风险。

    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 经济与社会意义

    古代文献如《汉书·食货志》多次提及“薄收”导致税赋困难,反映小农经济对收成的依赖性。

    来源:《汉书·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三、文学与历史用例

  1. 诗词中的意象

    杜甫《兵车行》“禾生陇亩无东西”暗写战乱导致的薄收,强化民生疾苦主题。

    来源:《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2. 方志记载

    清代地方志如《畿辅通志》常录“某年大旱,田薄收”等表述,作为灾异史料。

    来源:《中国地方志集成》,凤凰出版社,2009年。


四、相关概念辨析


“薄收”作为汉语固有词汇,承载了农业社会的生产经验与文化记忆,其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与文献用例方能完整呈现。现代使用中仍保留对产出效率的客观描述功能,但需注意与相近词的语义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薄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收成不好,通常用于描述农作物产量低或经济收益不佳的情况。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字面解释
    “薄”在此处指“少、微薄”,“收”指收获、收成。组合后表示产量低微或收益不足,多用于农业领域。
    例句:

    •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宋代范成大《冬舂行》)
    • “吴越之田,苦于赋役之困累;齐晋之田,苦于水旱之薄收。”(明代谢肇淛《五杂俎》)
  2. 应用场景

    • 描述自然灾害(如旱涝)导致收成减少。
    • 与耕作方式相关,如“广种薄收”(粗放种植导致低产)与“少种多收”(精细耕作提高产量)的对比(参考)。

读音与用法


扩展信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2、4中的古籍原文及现代用法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抱团儿暴亡八象抃转鳖燥并蒂芙蓉春暖花香藂林从义郎毳帘打地铺打甚么不紧打死虎抵局订议返老还童分房减口否去泰来歌讴怪不得广会挂丝狐狸尾巴简写嚼酒嗟哦金舌蔽口九烈三贞开利除害凉阁粮子寮司临风对月六征没可得木乳饼凝意牛饲弄白相普天匝地嵌合乾隆侨松漆疮亲戚朋友蛆虫散大散闷消愁牲醪收什苏门四友孙友佻薄通化痛经菵米五老峰吴越笑筵歌席狭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