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收的意思、薄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收的解釋

收成不好。 宋 範成大 《冬舂行》:“去年薄收飯不足,今年頓頓炊白玉。”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吳 越 之田,苦於賦役之困累; 齊 晉 之田,苦於水旱之薄收;可畜田者,惟 閩 廣 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收是漢語複合詞,由“薄”(意為微少、貧瘠)與“收”(意為收獲、收成)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農作物産量低微或收成不佳。以下從不同角度解析其詳細用法與背景:


一、詞典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農作物收成貧乏,與“豐收”相對。強調因自然條件、耕作方式等因素導緻的産出低下。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2頁。

  2. 引申用法

    可擴展至其他領域的低效産出,如“薄收厚積”比喻長期積累方能見效,但需結合具體語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18頁。


二、農學與文化背景

  1. 自然因素影響

    傳統農業中,“薄收”常與旱澇、蟲害等災害關聯。如《詩經·小雅·大田》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反面即暗示欠收風險。

    來源:《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年。

  2. 經濟與社會意義

    古代文獻如《漢書·食貨志》多次提及“薄收”導緻稅賦困難,反映小農經濟對收成的依賴性。

    來源:《漢書·食貨志》,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1. 詩詞中的意象

    杜甫《兵車行》“禾生隴畝無東西”暗寫戰亂導緻的薄收,強化民生疾苦主題。

    來源:《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

  2. 方志記載

    清代地方志如《畿輔通志》常錄“某年大旱,田薄收”等表述,作為災異史料。

    來源:《中國地方志集成》,鳳凰出版社,2009年。


四、相關概念辨析


“薄收”作為漢語固有詞彙,承載了農業社會的生産經驗與文化記憶,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與文獻用例方能完整呈現。現代使用中仍保留對産出效率的客觀描述功能,但需注意與相近詞的語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薄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收成不好,通常用于描述農作物産量低或經濟收益不佳的情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解釋
    “薄”在此處指“少、微薄”,“收”指收獲、收成。組合後表示産量低微或收益不足,多用于農業領域。
    例句:

    • “去年薄收飯不足,今年頓頓炊白玉。”(宋代範成大《冬舂行》)
    • “吳越之田,苦于賦役之困累;齊晉之田,苦于水旱之薄收。”(明代謝肇淛《五雜俎》)
  2. 應用場景

    • 描述自然災害(如旱澇)導緻收成減少。
    • 與耕作方式相關,如“廣種薄收”(粗放種植導緻低産)與“少種多收”(精細耕作提高産量)的對比(參考)。

讀音與用法


擴展信息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2、4中的古籍原文及現代用法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駕悲瘁北羅酆不臣之心部封裁月镂雲讒妒倡狂朝班出出律律怠慠淡化搗虛批吭得意揚揚雕匮鄂衾法郎機缑山鶴寒文涸思幹慮花話荒宴嘉偶桀黠積烈金壺墨汁進教稽颡膜拜樛盤疾醫裾礁可耐雷作連利瀝膽陵陸六弊李恂被龍綜罵不絕口面如滿月篾黃磨豆腐平漫晴晝塞笳三尺童蒙身城豕魚守土梭幅天生一對天王堂童丱穩下消匿嬉宕邪魅邪遊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