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谓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托孤寄命”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临终前将孤儿(多指年幼的君主)及国家大事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人。其中:
源自《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注解称,这是指将幼主和国家命运托付给忠臣(如周公、霍光)。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中,也以韩琦为例,说明其“静定凝重”的性格适合承担此责。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具体语境用法,可参考《论语》或宋代史籍。
《托孤寄命》是一个成语,意为将自己的孤儿寄托给他人,并托付其生命的安危。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在特殊情况下把自己的孩子寄予他人照顾的决定和冒险。
《托孤寄命》这个成语中的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托孤寄命》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将相和》,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里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守城将领卢俊义因为要出征而将自己的孤儿托付给了兄弟好友林冲。这个故事中的情节形象地描述了托孤寄命的含义。
繁体字为《託孤寄命》。
古代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没有标准统一的规定。古代常用的繁体字写法是《托孤寄命》。
托孤寄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以下例句:
他将自己的女儿托孤寄命于邻居,然后出征战场。
在危急关头,他毅然选择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最信任的朋友。
与《托孤寄命》相关的组合词汇:
托付、孤儿、寄予、守城、将领、兄弟好友。
近义词:托付命运、托付生死。
反义词:亲力亲为、自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