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的意思、南京市的详细解释
南京市的解释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词语分解
- 南的解释 南 á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ā 〔南无( 北?)〕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
- 京市的解释 .国都,京城。 元 尹志平 《西江月》词:“莫羡喧譁京市,休辞淡薄山家。”.国都的交易市场。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金布》:“近年 广东 、 湖北 、 福建 及南北洋始铸银圆而为数总不敌外洋之多
专业解析
南京市的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南京市(Nánjīng Sh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简称“宁”,别称“金陵”“建康”等。其核心含义包括:
-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东接长三角核心区,西连皖江城市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
- 行政地位: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副省级市,国家批复确定的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门户城市。
二、历史与文化释义
- 名称渊源:
- “南京”意为“南方的京城”,源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于此,为区别于元大都(北京)而命名。
- 古称“金陵”源于战国楚威王置金陵邑(来源:《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 文化象征:
- 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及明初、民国时期首都,承载“天下文枢”之誉(来源:《辞海》第七版)。
- 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评定),代表文化符号包括秦淮河、明城墙、云锦等。
三、现代城市职能
- 经济与科教:
- 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及紫金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来源:《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 交通枢纽:
- 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交汇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华东地区重要航空港(来源:《中国交通年鉴》)。
四、权威文献佐证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江苏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城市。”
- 《中国地名大辞典》载:“南京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兼具江南文化底蕴与近代工业文明。”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词典、地理文献及历史资料,未引用网页故不标注链接。如需扩展可查阅《江苏省志》《南京通史》等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简称“宁”,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副省级城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总面积约6587平方千米。
- 历史地位: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曾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时期的都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二、人口与行政区划
- 人口:2025年相关数据显示,辖区常住人口超过800万。
- 行政区划:下辖11个区,涵盖城市中心及周边区域。
三、经济与特色
- 经济地位: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特产:云锦、板鸭等传统手工艺和食品闻名全国。
四、文化与名胜
-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中山陵、明孝陵、南京长江大桥等著名景点。
- 别称:古称金陵、建康、石头城等,这些名称均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关。
如需更完整的行政区划或当代经济数据,可参考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最新报告(来源、5)。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帢青衫傍黑儿本惠避心鄙滞苍筤谗人淡澉灯宴对路阿房宫赋方名丰辩风力干历给假馆子横行逆施呵诹弘侈讲灯简秀嘉夷脊肋吉良井井然金鈚集愆簿讥讪镌价来祀老来类解奁田令威陆续漫流鬘陀绵绵不絶疟鬼年少牛鼻子千岁树鹊头戎伍沈埃生米做成熟饭神功失君受赏熟麻四分五裂肆力酸痛诉落天貎外流湖惟精惟一闲脑箫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