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赏的意思、受赏的详细解释
受赏的解释
[be awarded] 受到奖赏
立功受赏
详细解释
受赏赐。《汉书·王莽传上》:“今公每见,輒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隋书·李文博传》:“赏罚之设,功过所归,今王妃生男,於群官何事,乃妄受赏也。” 宋 苏辙 《论冬温无冰札子》:“无功受赏。” 清 魏源 《赵汝愚拥立宁宗论》:“ 汝愚 ,枢密使也,受赏不受赏,无所加损。”
词语分解
- 受的解释 受 ò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 忍耐某种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 遭
- 赏的解释 赏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赏识
专业解析
受赏
释义:指接受他人给予的奖赏或赏赐,强调被动接收的行为。
语义解析
-
动作属性
“受”表示被动接收,“赏”指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奖励(如财物、荣誉)。组合后,词义聚焦于“接受奖赏”的动作过程,隐含对他人给予行为的回应。
例:将士立功,受赏于朝廷。
-
语境特征
- 古代用法:多与君主赏赐、战功封赏相关,体现等级制度(如《史记》:“李广无功不得受赏”)。
- 现代用法:扩展至荣誉表彰、竞赛奖励等场景(如“科研团队受赏国际奖项”)。
权威词典佐证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接受赏赐”,强调动作的被动性及赏赐来源的外部性。
- 《汉语大词典》
释义:“受”为承受,“赏”为奖赐,合指“因功得奖”,突出行为与结果的关联性。
使用场景与延伸
- 文化场景:传统礼仪中,“受赏”需行礼致谢(如古代受赏时行稽首礼)。
- 近义对比
- 受奖:侧重正式仪式性奖励(如颁奖典礼)。
- 获赏:更强调结果性获得(如“获赏千金”)。
语源参考
“赏”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赐有功者”,《说文解字》释:“赏,赐有功也。” “受赏”一词的被动结构在先秦文献中已形成固定用法。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及语言学研究成果,引用来源详见各词典纸质版或官方在线版本(如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电子库)。
网络扩展解释
“受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接受奖赏,尤其用于因功劳或贡献而获得奖励的场景。以下为综合分析多个来源后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shòu shǎng(注:“赏”读轻声时拼音为shǎng,但实际发音中通常保持原调)
- 词性:动词
- 定义:因功绩、贡献等被授予奖赏。例如“立功受赏”“无功受赏”。
二、反义词与对比
- 反义词:受罚、授赏
- 受罚:因过失接受惩罚;授赏:指主动授予奖赏的行为(与“受赏”方向相反)。
三、详细解释与用法
-
历史语境中的使用
-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因功绩或忠诚获得君主、上级的赏赐。例如《汉书·王莽传上》提到“愿不受赏”,《隋书·李文博传》批评“妄受赏”的行为。
- 清代魏源在《赵汝愚拥立宁宗论》中探讨受赏的合理性:“受赏不受赏,无所加损”,强调赏罚需基于实际功过。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如“赞成团结的应受赏,破坏团结的应受罚”(体现赏罚分明的原则)。
- 也可指接受荣誉性奖励,例如“湘菜在北美颇受赏识”(此处“赏识”与“受赏”语义相近)。
四、例句参考
- 古代例证
- 现代例证
- “白华冒名受赏,最终因欺君之罪被处决。”
- “企业表彰会上,优秀员工受赏并发表感言。”
五、注意事项
- 区分“受赏”与“授赏”:前者为被动接受,后者为主动授予(如“公司授赏员工”)。
- 适用场景:多用于正式或历史性描述,日常口语中更常用“获奖”“得奖”等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赏罚制度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权威历史典籍或学术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哀惶黯旧宝行摽戒壁门禀辞冰山易倒庇翼昌姬长率貙貍从从催儹大众文化繁节飞闾否决告老还乡挂红盥涤滑车怀子徽誉火队将臣禁不得经济作物矜名嫉能撅撒隽士抗节两许六十四卦龙首豕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茫蛮梦华糜烂密幄念念有词女妾耦俪俳句仆纍穷君赇托三宰思且思想家松纹锞特枢田扇天香铁腥提壶芦同雠退气乌嗥兀子哓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