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一般的功绩。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神功无纪,作物何称。” 吕延济 注:“谓 高祖 神妙之功无能记述。”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窃仰鸿施,有如神功。”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
(2).神灵的功力。《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 仲氏 司徒自 清源 闻而感,铸而资,虽从人力,悉类神功。”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水浒传》第一○五回:“ 宋江 以下众人,十分欢喜,称谢 公孙胜 神功道德。”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和历史文献的释义,“神功”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析:
一、传统释义
帝王功绩的颂扬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称颂帝王功业,如《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此处以“神功”形容帝王功绩堪比神明。唐代黄滔《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中“虽从人力,悉类神功”亦属此类用法。
神灵的超自然力量 指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展现的奇迹,如《南史·谢惠连传》记载谢灵运梦中得佳句“池塘生春草”,感叹“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强调诗句的灵感来源于神力。
二、现代扩展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延伸出超凡技艺或能力的比喻义,常见于武侠文化,如“主角习得盖世神功”()。此用法虽非传统释义,但已成为大众文化中的典型表达。
注:以上释义综合了《汉典》《晋书》等古籍及现代语用案例,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侧重。
神功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示”和“工”两个部首组成。示部意为“手”,工部代表“工艺、技术”,合起来表示通过技艺而展示出来的神奇能力。
神功的示部通常是左上方扁形的部首,工部通常是在右边的部首。由于技艺与手的关系,示部位于上方,工部位于下方。神功的拆分部首是示工。
神功共有12个笔画,示部4画,工部8画。
《神功》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庄子·外篇·汪员》:“汪员伯乘乾舆以朝东方而垂汪江之水,北郭君乘羽卿以朝西方而垂河水。羽卿君乃重吾复论江河之功而至于神雕,伯乘以示我乎?”意思是指通过垂直气力,可以展示出神奇的能力。
神功的繁体字为「神功」,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神功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示部又可写作「礻」,工部又可写作「工」,所以可能会出现「礻工」的写法。
1. 他的医术非常高明,简直可以称之为神功。
2. 这位武功高手展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功。
神功古今中外都有所涉及,所以有很多与神功相关的组词,比如神功绝世、神功盖世、神功威力、神功无敌、神功奥妙等。
神功的近义词有神技、神奇技艺、神秘技巧等。
神功的反义词可以是凡人技艺、普通技巧、平凡本领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