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纯专一。《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其见於经,则‘允执厥中’者, 尧 之所以授 舜 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 舜 之所以授 禹 也。 尧 之一言,至矣,尽矣,而 舜 復益之所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 尧 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
“惟精惟一”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重要哲学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指用功精深、用心专一,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极致追求与专注。其中“精”指提炼纯粹、去粗取精,“一”指独一性、终极性。
源自《尚书·大禹谟》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后被朱熹、王阳明等儒家学者继承发展,成为心性修养的核心方法论。
精纯专一、心无旁骛、全神贯注(、6提及)
该成语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智慧,其核心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学派的具体阐释,可查阅《尚书》原文及宋明理学相关注解。
惟精惟一是一个成语,由惟、精、惟、一四个字组成。它的意思是指某一事物非常精良或者高尚,是独一无二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惟:心字旁,一共7画
精:米字旁,一共10画
惟:心字旁,一共7画
一:一横,一共1画
来源:
惟精惟一的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上》:“是故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天地之性。”成语的意思是天下之人,只有修行至诚,尽其本性,才能使自己的才能、本性得到充分发挥。
繁体:
惟精惟一(繁體字:惟精惟一)
古时候汉字写法:
惟:繁体字为惟
精:繁体字为精
惟:繁体字为惟
一:繁体字为壹
例句:
他的艺术品一向以精巧、细腻著称,堪称惟精惟一。
组词:
精确、精华、精通、独一无二、独特
近义词:
绝无仅有、非比寻常、无与伦比
反义词:
普通、寻常、平凡、非独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