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像的意思、木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像的解释

木雕的人神像。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孙恩 作逆时, 吴兴 分乱,一男子忽急突入 蒋侯庙 ,始入门,木像弯弓射之,即卒。” 宋 葛长庚 《太平兴国宫记》:“木像入庙而流汗,粉楹卧地以发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若 司马懿 来追……等他来到,却将我先时所雕木像,安於车上,推出军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木像”指木雕的人神像,即用木材雕刻成的人物或神祇形象。该词由“木”(指木材)和“像”(指形象、雕像)组合而成,强调材质与形态的结合。


二、古籍例证

  1. 晋代陶潜《搜神后记》记载:“木像弯弓射之,即卒”,描述木制神像显灵的场景。
  2. 《三国演义》中提到诸葛亮临终前用木像震慑敌军的情节,体现木像在古代军事策略中的特殊用途。

三、易混淆词辨析

需注意与“木象”区分:


四、用法示例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古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搜神后记》《三国演义》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像》的意思

《木像》是指用木头雕刻或制作的雕像或纪念品。它是以木材作为原材料,经过雕刻、加工等工艺制成的立体作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像》的部首是木(朩),它是一个独立的汉字部首,表示与木相关的事物。

《木像》的总笔画数为9画,它由部首木(4画)和右部丰(5画)组成。

来源和演变

《木像》这个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木材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器皿等领域,而木像则是使用木材制成的艺术品。木像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追溯到古代,是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木像的制作工艺逐渐趋于成熟。现在,木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繁体字

《木像》的繁体字为「木象」,在繁体中,有时会使用「象」代替「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木像」一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它的字形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然而,基本的意思和表达方式没有很大的区别。

例句

1. 他从旧家传承下来的木像寄托了他对祖先的敬意。

2. 这座庙里有一个精美的木像,栩栩如生。

组词

木雕、木匠、木质、木工、木制品、木材

近义词

木雕、木刻、木雕像、木制雕像

反义词

石像、铜像、铁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