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问的意思、扣问的详细解释
扣问的解释
询问;讨教。 宋 魏了翁 《跋杨司理德辅之父纪问辩历》:“后生初学,哆然自是,耻於扣问者,视此亦可以少警矣。”《醒世姻缘传》第四回:“ 晁大舍 将 童定宇 的来歷向 禹明吾 扣问。”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八:“偶尔在朋友间扣问,都说难懂。”
词语分解
- 扣的解释 扣 ò 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扣上。 衣纽:衣扣。 绳结:绳扣儿。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把碗扣在桌上。 相符,符合:扣题(符合题义)。 强留:扣押。 从中减除:扣除。扣发(?)。 敲击:
- 问的解释 问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专业解析
"扣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询问、请教,带有谦逊、诚恳地向他人求教或探询的意味。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扣问"指主动向他人提出问题,请求解答或指导。它强调一种恭敬、虚心的态度,常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例如:"他常向师长扣问学问之道。"
-
词源与古义
该词源于古汉语。"扣"字本有"敲击"之意(如"扣门"),引申为"探询"、"求教"。在古代文献中,"扣问"有时也指敲门求见并请教,如宋代苏轼《日喻》中"扣槃扪烛"的典故虽非直接使用"扣问",但体现了"扣"的探求之义。后来,"扣问"逐渐固定为"询问、请教"的意思。
-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扣问"的释义简洁明了,标注为询问;请教。这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典,是汉语规范使用的权威依据。
- 《汉语大词典》:这部大型汉语辞书对"扣问"的解释更为详细,指出其含义为询问;讨教,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例证(如明代宋濂的文章),体现了该词的历史沿革和用法。该词典由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
"扣问"是一个表示恭敬、诚恳地向他人询问或请教的动词,带有书面语色彩和谦逊意味。其核心意思就是"询问"、"请教"。
网络扩展解释
“扣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含义
- 询问与请教:指以谦逊的态度向他人提问或讨教。例如宋代魏了翁在《跋杨司理德辅之父纪问辩历》中提到,后辈初学时若自以为是、耻于“扣问”,应引以为戒。
- 严厉追问:部分解释(如)将其视为成语,强调“紧紧追问、逼问以揭露真相”,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
2.词源与演变
- 字面可拆解为“扣”(叩击)和“问”(询问)。古时敲门求教需扣击门环,因此“扣问”隐含“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象。
- 在明清小说(如《醒世姻缘传》)及现代文学(如郭沫若作品)中,多用于表达请教或探讨问题。
3.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包括“询问”“讨教”,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带有谦逊色彩。
- 需注意语境:若强调“追问真相”,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适用严厉含义。
4.权威性辨析
- 中等权威来源及多部古籍均支持“请教”为核心含义,而“逼问”的解释可能源于个别词典的扩展定义,需谨慎区分使用场景。
“扣问”更常见于表达谦逊的请教行为,建议在文学或正式语境中使用时,优先参考古籍例证及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栘帮人胞胎边侧蚕人侧想长林朝定澈夜齿稚椽烛丛报寸地尺天打当面鼓待欲丹旒嘀哒丁公藤度蛨虴法籙放对泛家浮宅革弊硌磴瞽叟汉隶蘅皋火居道士犄角击角歌惊闺巾帽劲鸷眷歆夸白联类陵懱鳞构流逋柳丝隆窰蛮客轻省秦珠三墨赏好设诚省文绅粮摄行赊远十款枢极四六王冠文资下功夫仙省小军鼓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