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暮角的意思、暮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暮角的解释

日暮的号角声。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岳阳 城头暮角絶,荡漾已过 君山 东。” 宋 柳永 《迷神引》词:“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发难》:“正是暮角飘残韵,狐狸奈若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暮角

汉语词典释义:指古代黄昏时分城楼或军营中吹奏的报时号角,其声苍凉悠远,多用于烘托萧瑟氛围或寄托羁旅愁思。该词属书面语,常见于古典诗词。

一、核心释义与出处

  1. 基本含义

    “暮”指日落时分,“角”为古代军中乐器(形似竹筒,以兽角制成)。合称特指傍晚的号角声,象征一日将尽,暗含时光流逝、孤寂凄清之意。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收录“暮角”词条,释义为“日暮的号角声”。

  2. 文学象征意义

    在诗词中常借“暮角”渲染边塞苍茫、游子思乡或世事沧桑之感,如唐代刘禹锡《步虚词》“暮角起城头,归桡带明月”,以角声勾连黄昏与归思。

    来源:刘禹锡《步虚词》二首,见《全唐诗》卷365。

二、古典作品中的典型用例

  1. 边塞时空的标记

    南宋张辑《月上瓜洲·寓乌夜啼》“夕阳影里,暮角声中,人立苍茫”,以角声强化日暮时分的空寂感,凸显人物孤影。

    来源:张辑《东泽绮语债》词集。

  2. 羁旅愁思的载体

    唐代贯休《秋尽途中作》“暮角声凄切,寒皋气肃杀”,通过角声的凄厉与秋景的肃杀,双重强化漂泊悲情。

    来源:《全唐诗》卷830贯休诗。

三、相关考据与延伸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3. 曾公亮《武经总要》(中华书局影印明刻本,1959)
  4. 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网络扩展解释

“暮角”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字面含义(常见解释)

指日暮时分的号角声,常见于古诗词中描写傍晚景象。例如:

二、引申含义(特定解释)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人在晚年仍保持锐气与豪迈精神,类似“老当益壮”。该释义源于《孟子·梁惠王上》中“牛角不可复加于牛”的引申,强调精神状态的持久性。例如:

“虽已年过六旬,但他依然暮角,精力充沛。”


注意差异

  1. 传统文献中“暮角”多指号角声(如唐诗宋词),属于客观场景描写;
  2. 比喻义更多见于现代词典的扩展解释,使用场景较特定。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庵堂跋履徧谕苾蒭弊衣箪食材卒痴眉钝眼重适从实促成崔白寸札擣虚达权通变椴树恶郡匪啻晷表古刻红衫儿楛矢之贡绛脣践形竭愚谨酒讥摘具器食骒駞口澳瞘瞜坤角蜡火赖歹连阴廉隅灵感麟斾留葬棉纸墨家疋配前驱青史垂名穷雉全本宂人傻敦敦善草神马水筩顺桓翫好婉仪卫服纬术微涡握槊小讳枭徒小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