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刻的意思、古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刻的解释

指古碑或其拓本。 元 鲜于枢 《王大令保母帖》诗之三:“临摹旧説 范 新妇,古刻今看 李意如 。” 元 冯子振 《鹦鹉曲·泣江妇》曲:“ 蔡中郎 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古刻"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古代刊刻的文献或艺术品

    指历史上通过雕刻工艺留存下来的文字或图像载体,如碑石、木版、印章等。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为"古代碑碣、石刻或木刻的文字、图画"。

  2. 时间维度的特指性

    强调作品的年代属性,通常指清代以前(部分定义下限至民国前)的雕刻遗存。如《辞源》界定为"明清以前镌刻的文物"。

二、引申义项

  1. 传统技艺的代称

    在工艺领域特指仿古雕刻技法,如《中国美术辞典》将"古刻技法"列为仿青铜器纹饰的雕刻工艺分支。

三、专业领域释义

  1. 版本学专指

    古籍鉴定中特指宋元时期的刻本,如《古籍版本学纲要》明确"古刻本"指宋代至明代中期的雕版印刷书籍。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第三版)[M]. 商务印书馆, 2015.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辞典》[M]. 2002年修订版.
  4.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古刻”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古刻”指古代刻有文字或图案的碑石或其拓本,是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1. 实物层面:指古代用于刻字的木板、石碑等,常见于书籍制作、文物留存等场景。
  2. 文化层面:作为文化遗产,承载了古代文字、艺术及思想,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详细解析

  1. 用途与形式

    • 古代通过刻字技术将文字或图案留存于石碑、木板等材质上,例如著名的《蔡中郎碑》(即“幼妇碑”)便是典型代表。
    • 拓本作为古刻的复制品,便于传播和保存,如元代诗人冯子振在《鹦鹉曲·泣江妇》中提到的“古刻荒云深雨”,即描述拓本的历史沧桑感。
  2. 历史背景

    • 古刻技术体现了古代文字记录与工艺水平,是研究书法演变、社会文化的重要依据。
    • 元代文献中多次提及古刻,如鲜于枢的诗句“古刻今看李意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古刻的重视。

相关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如、5)。

别人正在浏览...

按磨百材百中百发拔葵标营炳炳显显颤音刺伤措置单音词定国安邦斗霜傲雪枫落刚德跟踪管翰汉军缺寒馁河冀河精候奄画蛇胡说白道简洁解维记録片尽死金无足赤窭民鍊达连娟疗养院溜裘禡祷南粮南宗尼邱弄小剽掠缥霄乾颤肉称屎虼蜋税珰水袖鼠莽草死色宋玉田腽腯巍然耸立吴笺乌舅物理量物伤其类献享闲执仙驺小雪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