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握槊的意思、握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握槊的解释

(1).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魏书·术艺传·范宁儿》:“ 赵国 李幼序 、 洛阳 丘何奴 并工握槊。此盖 胡 戏,近入中国,云 胡 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 唐 刘禹锡 《观博》:“初,主人执握槊之器……其制用骨,觚稜四均,鏤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十三》:“握槊、长行局、波罗塞、双陆,要一类也。 后魏 李邵 曰:‘ 曹植 作长行局, 胡 王作握槊,亦双陆也。’”

(2). 唐 丹阳 公主 下嫁 薛万彻 ,嫌 薛 不聪慧,数月不与同席。 唐太宗 乃召 高祖 诸婿与 薛 握槊,故意皆负,因以佩刀赐之。公主喜与 薛 归去。见《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后用为竞技获胜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妾击贼》:“呜呼!射雉既获,内人展坐;握槊方胜,贵主同车,技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握槊(wò shuò)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后逐渐失传。其名称由“握”(手持)与“槊”(长矛)组合而成,字面意为手持长矛,实际指一种类似双陆棋的棋盘游戏。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文化背景:


一、基本释义

  1. 博戏形式

    握槊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掷骰行棋游戏,棋盘为长方形,两侧各置12枚棋子(称“槊”或“马”),通过掷骰决定棋子移动步数,以先移离所有棋子为胜。其规则与“双陆”高度相似,部分文献将二者视为同源游戏 。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名称考据

    “槊”本指长柄矛类兵器,游戏中借指棋子形似槊柄。《魏书·术艺传》载:“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说明其可能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 。

    来源: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1. 盛行时期

    握槊在南北朝贵族阶层广泛流行,《南史·侯景传》记载梁武帝萧衍“与宾客握槊”,唐代刘禹锡亦有诗云“博场并驾黄金槊”(《观博》),反映其作为宫廷娱乐的地位 。

    来源: 中华书局《全唐诗》卷354。

  2. 社会功能

    除娱乐外,握槊被赋予社交与政治隐喻。如《北齐书·尉瑾传》描述官员“以握槊结交权贵”,可见其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资治通鉴》亦载唐高宗与武后“握槊赌新殿”,暗喻权力博弈 。

    来源: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游戏规则考据

根据宋代《谱双》记载,握槊核心规则可归纳为:

  1. 棋具:棋盘分12道,黑白棋子各15枚(一说12枚),骰子2枚。
  2. 行棋:掷骰后依点数移动棋子,若落点有敌方单子则可“击槊”(吃掉对方棋子)。
  3. 胜负:被击落的棋子需重新入局,最终以全部棋子移出棋盘为胜 。

    来源: 南宋洪遵《谱双》,收录于《说郛》卷三十八。


四、相关辨析

  1. 与双陆的关系

    唐代以降,“握槊”与“双陆”常混用,但《唐国史补》明确区分:“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生于握槊,变于双陆”,表明二者存在演变关系 。

    来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消亡原因

    因规则复杂且赌风盛行,宋以后逐渐衰落。司马光《投壶新格》批评其“废事丧志”,明代仅存于少数文献记载 。


参考文献原文链接

  1. 《汉语大词典》"握槊"条目:http://www.hydcd.com/cd/htm13/202322.htm
  2. 《辞源》"槊"字考释:https://www.cishu.com.cn/ciyuan/index/word/槊
  3. 刘禹锡《观博》全诗: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4a6f3c7e3e63.aspx
  4. 《资治通鉴》唐高宗卷:https://ctext.org/zizhitongjian/tang-ji
  5. 《唐国史补》电子版: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78394

网络扩展解释

“握槊”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古代博戏名称
    握槊是盛行于魏晋至唐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属于“双陆”的变体,玩法需掷骰子决定棋子移动。其棋子形似长杆兵器“槊”,故得名。据记载,该游戏可能由曹植融合西亚传入的胡戏与中国六博改良而成,唐代尤为流行,唐玄宗与杨贵妃常以此消遣娱乐。

  2. 历史典故
    唐代丹阳公主因驸马薛万彻“不聪慧”,婚后数月拒不同席。唐太宗设计让驸马在握槊游戏中获胜,并赐佩刀,终使公主回心转意(出自《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安流暗主襃称标韵苾刍尼兵无斗志不邓邓长条子朝天一柱香大匠运斤大律顶头堕罗犀鹅管二霸歌呗革奸铲暴攻罚工艺品狗气侯伏侯后月加持贱恶矫匡俊喆夸丽腊缚崃山灵匹立辟流离颠顿门床马道面然大士木牌内法手脓疱膍胲签省瞧看倾险清酝神聊审判説东道西素幅素绠宿彦镋叉掏火耙鲦鰤贴理纬帽遐方香被相麻详婉西楚蝎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