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廉隅的意思、廉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廉隅的解释

(1).棱角。《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幬之廉也” 汉 郑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见。”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宋 苏洵 《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倐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絶,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某於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4).古算术开方法的术语。边为廉,角为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廉隅"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本义:棱角与方正

    指物体(如器皿、建筑构件)的棱角或边角,引申为方正、有棱角的形态特征。该义项源于古代建筑与器物制作中对规整几何形态的重视,如《周礼·考工记》中"廉隅"即形容器物棱角分明。这一物理属性后被赋予道德象征意义。

  2. 核心引申义:品德端方与节操高洁

    作为儒家伦理的重要概念,"廉隅"喻指人品行端正、坚守节操、不苟且逢迎的品格。如《礼记·儒行》强调"砥砺廉隅",指通过自我修养使品行如器物棱角般分明刚直。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亦以"廉隅"形容士人应有的气节与操守。该用法常见于历代典籍,如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中"廉隅"即指高洁品格。

典源与权威参考

近义辨析

与"方正""刚直"侧重行为表现不同,"廉隅"更强调内在道德棱角的不可折损性,如《汉书·扬雄传》"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即批判丧失节操之举。

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多用于书面语及学术讨论,常见于历史文化研究、古代文学赏析、廉政建设相关论述(如"砥砺廉隅"作为廉洁文化典故),体现对传统道德观的传承。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为准;词典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实体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廉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角度解析,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本义:棱角
    原指物体的棱角,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革急则裹木廉隅见”,即皮革紧绷时棱角显露。此义也见于苏轼诗句“梦回布被起廉隅”,以布被的棱角比喻方正之态。

  2. 比喻义:端方不苟的品行
    引申为形容人品行正直、有原则,不随波逐流。如《礼记·儒行》中强调“砥厉廉隅”,即通过磨砺培养方正品格。明代王廷相批评官场时提到“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反衬廉隅的道德意义。

二、其他释义

  1. 指代朝堂
    古代文献中,“廉隅”可象征朝廷或官署,如王安石《上蒋侍郎书》中用“廉隅之上”指代朝廷高位。

  2. 古算术术语
    在数学领域,“廉”指边,“隅”指角,是古代开方运算中的术语。

三、用法示例

四、总结

“廉隅”核心意义围绕“方正”展开,既指物理棱角,更重道德象征。其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现代多用于强调品行修养。

别人正在浏览...

百礼白社客百啄班剑奔趣别书拨拨博嘴财权丑类粗制滥造单个儿琱轭芳辰负筭共命鸟公坐衮叠河沟胡笛互丧蹇钝教廷阶庭金刚神金锁甲锦竹即席发言脊椎动物攫噬陖险口授敛衿立品率土之滨瞢然梦魇面如傅粉谬法南内能员辟支果颇脱嫱媛潜君乾挣旗开得胜穷垒齐纨觑觑然树栅铜斗儿家计吞哀脱唇惟利是视无墨水五章仙兽小亏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