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棱角。《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幬之廉也” 汉 郑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见。”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宋 苏洵 《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倐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絶,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某於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4).古算术开方法的术语。边为廉,角为隅。
“廉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角度解析,以下为详细解释:
本义:棱角
原指物体的棱角,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革急则裹木廉隅见”,即皮革紧绷时棱角显露。此义也见于苏轼诗句“梦回布被起廉隅”,以布被的棱角比喻方正之态。
比喻义:端方不苟的品行
引申为形容人品行正直、有原则,不随波逐流。如《礼记·儒行》中强调“砥厉廉隅”,即通过磨砺培养方正品格。明代王廷相批评官场时提到“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反衬廉隅的道德意义。
指代朝堂
古代文献中,“廉隅”可象征朝廷或官署,如王安石《上蒋侍郎书》中用“廉隅之上”指代朝廷高位。
古算术术语
在数学领域,“廉”指边,“隅”指角,是古代开方运算中的术语。
“廉隅”核心意义围绕“方正”展开,既指物理棱角,更重道德象征。其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现代多用于强调品行修养。
廉隅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一个人谦虚、谨慎、恭谨的态度。廉隅的字义涵义有扭捏、谦抑的意思,多形容人谨慎行事,言辞谨慎。
廉隅的拆分部首是廴和隹,它们分别放置在字的上部和右侧。廉隅包含13个笔画。
廉隅的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字形非常古老,几乎完全保持原汁原味。在繁体字中,廉的字形没有变化,隅的字形是隹。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廉的字形没有太多变化。而隅使用隹来表示,在字形上与现代的“隅”有所区别。
1. 他为人处事非常廉隅,谨言慎行。
2. 她在工作中总是保持廉隅的态度,从不越雷池一步。
廉洁、廉政、廉价、廉明。
谨慎、谦虚、扭捏、谦抑。
傲慢、放肆、随性、狂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