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牧监副的意思、牧监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牧监副的解释

州牧的副职。《汉书·王莽传下》:“以州牧位三公,刺举怠解,更置牧监副,秩元士,冠法冠,行事如 汉 刺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牧监副"是中国古代官职体系中的一种职务名称,属于畜牧业管理系统的副职官员。该词由"牧监"和"副"两部分构成:"牧监"指专司畜牧事务的监察管理机构,"副"则表明其作为正职牧监的辅助职位。

根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在太仆寺下设牧监系统,设监、副监等职,掌管国家牧场的马匹畜养事宜。牧监副作为牧监的副手,具体职责包括协助管理牧场牲畜的繁育、防疫、草料供给等事务,并监督牧丁劳作。宋代沿袭此制,《宋史·职官志》载有"群牧司"下设监官、副监的建制,负责全国军马养殖。

该官职的设立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畜牧业特别是军马养殖的高度重视。元代王祯《农书》特别强调牧监官员需具备"辨水草,节饥饱"的专业知识,副职更需精通牲畜疾病防治等实务技能。清代《历代职官表》记载,此类官职多由通晓畜牧的吏员充任,属专业技术型官僚。

注:本文释义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古代职官术语的解读,并参考《旧唐书》《宋史》等正史职官志的相关记载,历史制度细节可查阅《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牧监副”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分析:

一、历史官职(主要含义)

根据《汉书·王莽传下》记载,牧监副是王莽时期设置的官职,属于州牧(地方行政长官)的副职,职责类似于汉代的刺史,负责监察地方事务。其设立背景是因原有州牧监察不力,故增设副职以加强管理,秩级为“元士”,并配备法冠等职级标志。

二、现代引申含义(争议性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没有主见、只能听从命令的人”。这一说法可能源于对字面的拆分解读:

但需注意,此解释缺乏直接历史文献支撑,且权威性较高的来源(如汉典)未提及成语用法。目前更建议以历史官职含义为主。


  1. 官职定义:州牧的副职,职能类似刺史,属王莽改制产物。
  2. 字义分解:“牧”指地方长官,“监”表监察,“副”为辅助职位。
  3. 现代争议:部分词典引申为贬义成语,但需谨慎采用。

建议优先参考《汉书》等历史文献或权威辞书(如汉典)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闇行搬脣递舌边心裨增憃冥传鉢袋刍粮忖留达达荡汩点灼底须翻移繁约肥喏高结供状龟紫捍索鸿驾鸿筝花灯戏怀诈回瞻浑蒙降鉴奬赞僭儗济民警觉开号嘅然历合乱飞辟仗乞哀浅情请车亲离衆叛讫运逡遁仁义道德三臣少纵即逝数内朔北松粒窣堵香宿墨她们檀子田垟啼明通光殿无讳五味污言仙仙笑诮新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