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慨的样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视所卧榻,鼠迹碎琐;嘅然扫除,设席即寝。”
嘅然(kǎi rán)是古汉语中表示叹息、感慨的形容词,常见于文言作品,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本义为叹息声
源自“嘅”的本义,《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但《广韵》注“嘅,叹也”。其字形从“口”部,强调发声动作,搭配“然”字后缀,构成形容叹息状态的叠音词。
来源:《广韵·去声·代韵》(中华书局2011年版)
引申为悲慨之情
在文学语境中,“嘅然”常承载深沉的情感色彩,如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怅惘。王粲《登楼赋》中“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嘅然”,即借“嘅然”抒写羁旅孤愤。
来源:《文选·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诗经》关联表述
虽未直接使用“嘅然”,但《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的“噎”字,郑玄笺释为“忧不能息”,与“嘅”的叹息义相通,可见其情感源头。
来源:《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诗文中的深化
苏轼《赤壁赋》“托遗响于悲风”之叹,虽未用原词,但其“愀然”的悲凉意境与“嘅然”高度契合,体现文人面对历史兴衰的典型情绪。
来源:《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汉语大词典》归纳为:
嘅然:形容叹息的样子。多指因感慨、忧伤而叹息。
例句: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载“抚卷嘅然,知音罕遇”。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387页)
与近义词“喟然”相比:
来源:《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嘅然”是承载中国古典忧患意识的典型词汇,其语义根植于文人面对理想与现实落差时的情感宣泄,在诗赋、史论中成为精神共鸣的载体。
“嘅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或方言变体,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方言研究文献。
岸帻拔木保圣寺北斗之尊冰释彩练赐临辞穷梵家贩运干名跟马光宗耀祖孤鲠海榴黄癣江豚见闻假僞金敦朘蚀具僚腊蚁铃网鳞迹溜明陋室铭马箠明眸善睐冥遇廿四考中书蹑屩檐簦配耦裒对敲金击石寝閤曲录木戎秩上臾神术识理石歃收成弃败蜀麻述容俗俚素旆素烟唐举趟子鼗鼓投荒退一步微阳无根而固污莱五屼下脚货綫符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