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非是;或许是。 唐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朱子语类》卷十九:“ 孟子 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莫是散场 优孟 ,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水浒传》第十二回:“你莫是绰号唤做 青面兽 的?”
“莫是”的汉语词典释义与用法详解
一、基本释义
“莫是”为古汉语常用词组,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方言或书面语,主要表达两种含义:
例:《水浒传》第二回:“莫是师父说的那个‘大虫’来了?”(此处表推测)
例:《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莫是菩萨化身来?”(此处“莫是”即“不是”)
二、字源与结构分析
本义为“日落时分”(同“暮”),后引申为否定副词,意为“不要”“没有”。《说文解字》释:“莫,日且冥也。”
本义为“直”“正”,后演变为判断动词。《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
“莫是”的否定义源于“莫”的否定功能(如“莫愁”);推测义则因“莫”在疑问句中弱化为揣测语气(如“莫须有”)。
三、权威词典引证
“莫是:① 莫非是;难道是。② 不是。”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423页。
“莫是:〈书〉表示推测或反问,相当于‘莫非’。”
来源:商务印书馆,第924页。
“莫:④ 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约’‘或许’……如‘莫是’即‘莫非’。”
来源:商务印书馆,第348页。
四、经典文献用例
宋·杨万里《夏夜玩月》诗:“莫是竹君疏解处,放教清影过窗来?”(莫非是竹子疏朗处,让月光透窗而入?)
唐·寒山诗:“莫是出头时,劝君休进步。”(不是出头的时机,劝你莫要冒进。)
五、方言与现代表达
在吴语、粤语等方言中,“莫是”仍保留推测用法,如苏州话“俚莫是生病哉?”(他莫非生病了?)。现代书面语中多被“莫非”“难道”替代,但诗词、仿古文体中偶见沿用。
参考资料
“莫是”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疑问短语,主要用于表达不确定、推测或怀疑的语气,常见于诗词或文言文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莫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莫非是”“难道是”或“或许是”,表示对某事的真实性或可能性存疑。例如:
例句: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玉台新咏·权德舆诗》)
此处的“莫是”即表达“难道是丈夫要归来”的猜测。
“莫”的含义:
“是”的作用:
“莫”在古汉语中还有以下常见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莫”的演变或通假用法,可参考《说文解字》或古汉语词典(来源:)。
隘束把棍备完彼己不亦乐乎惨酷柴火钱长山群岛宸注侈俗春官春作打棚董狐之笔風瘧丰功伟业风烛草露分身术宫嫔湖北混然祸福有命家鷄见惠诫勉节止继舅遽宁浚涧巨着筐人麟迹龙膋蝼蚁尚且贪生媚灶妙手空空命根明效大验南极猱进裒沓迁留羣寮渠帅乳臭未干生产者识文断字守滞悚悚廋蔽酸声俗不可医天申节帖字无恙虾弓子响慕相系显相消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