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如之何的意思、末如之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如之何的解释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论语·子罕》:“子曰:‘……説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而已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若待俗人之息妄言,则俟 河 之清,末为久也。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九月十日,闻 王旻 带所纳叛军来 襄 ,人疑其反復不常,而末如之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末如之何”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成语,其含义与“莫如之何”相近,表示对某种情况或问题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的状态。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析:

  1. 释义与用法

    “末如之何”中的“末”通“莫”,意为“没有”,“如之何”即“如何应对”。整体可直译为“不知如何应对”,引申为对事物的发展或困境无法改变或解决。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境,强调无力改变的客观现实。例如:“事态已至此,众人皆末如之何。”(《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2. 古典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论语·子罕》:“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此处孔子感叹若人听劝却不改正,则自己也无可奈何(来源:《十三经注疏》)。

  3. 近义与辨析

    与“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等词义近,但“末如之何”更侧重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行动,隐含被动性。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4. 现代应用示例

    在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讨论,例如:“面对历史洪流,个人常感末如之何。”(《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5.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及《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权威辞书,相关例句引自古典文献及现当代规范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末如之何”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演变

  1. 《论语》中的源头
    • 出自《论语·子罕》和《卫灵公篇》,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意为“不主动思考对策的人,我也无法帮他解决问题”。
  2. 后世文献引用
    • 晋代葛洪《抱朴子·塞难》提到“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强调对固执之人的无奈。
    • 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用此词描述对反复无常者的束手无策。

用法与特点

近义与延伸

“末如之何”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客观描述,也暗含对被动态度的批评。其双重出处(《论语》与《抱朴子》)反映了古代思想中对人性与处世的深刻观察。

别人正在浏览...

扮演边糈诐辞弊衣箪食薄弱不俟驾缠蔽崇笃丑乖揣丸传运德邻丁胥顿废飞车走壁浮钟负装高速铁路公共交通冠带鬼目粽鼓橐悍犷镮鏆徽祚贱狗简谅锦冒纠黜客养冷呵呵骊火龙跃棉猴民正秘引目乱精迷披霜冒露蹺腾怯慑棋力七湾八拐却睡草阮咸宅山库生烧石榴摅骋说大人则藐之提兜土畜椭圜亡征纬度地带性五鼎武秀才憸滑喜蛋西经